城中谣一首
城中好燕雀,四海嗤鸾凰。城中好鱼目,明月无辉光。
城中好蓬蒿,谁玩幽兰芳。君不见春秋之人弃鲁叟,凤兮凤兮笑楚狂。
蜚雁去,灵公在,陈歌绝粮。又不见众女嫉蛾眉,三闾泣三湘。
圣贤委丘壑,雨雪摧肝肠。阳春待不至,绿发凋秋霜。
自古巳皆然,岂独余悲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嗤(chī):嘲笑。
- 蓬蒿(péng hāo):一种野草。
- 委:抛弃。
- 丘壑(qiū hè):山丘和沟壑,指偏僻的地方。
- 阳春:温暖的春天,比喻美好的时光。
- 绿发:指年轻人的黑发。
- 凋:凋谢,这里指变白。
翻译
城中的人们喜爱燕雀,却嘲笑四海的凤凰。城中的人们珍视鱼目,却让明月失去了光辉。城中的人们欣赏蓬蒿,却无人欣赏幽兰的芳香。
你难道没看见,春秋时期的人们抛弃了鲁国的圣人,凤凰啊凤凰,嘲笑楚国的狂人。雁儿飞走了,灵公还在,陈国的歌声中断了粮食。
又难道没看见,众多女子嫉妒蛾眉,三闾大夫在三湘之地哭泣。圣贤被抛弃在山丘和沟壑之中,雨雪摧残着他们的肝肠。
美好的春天迟迟不来,年轻人的黑发在秋霜中凋谢。自古以来都是这样,难道只有我感到悲伤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城中人对燕雀、鱼目、蓬蒿的喜爱与对鸾凰、明月、幽兰的忽视,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价值观颠倒、贤才被忽视的深深忧虑和悲伤。诗中“阳春待不至,绿发凋秋霜”一句,既描绘了时光无情、青春易逝的哀愁,也隐喻了诗人对美好时代不再、贤才被弃的无奈和悲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沉痛,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