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吉水李处士分水梁丞德固之父
令子名成日,高堂禄养时。
俄生风木感,忍诵蓼莪诗。
浮世真如梦,青山夙有期。
烟霞俱失色,猿鹤共含悲。
薤露声酸楚,藜云路险巇。
游魂招不返,远讣报何迟。
耆旧中洲彦,碑铭太史辞。
言言皆德范,留与后人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木感:比喻父母去世,孝子不能奉养的悲痛。
- 蓼莪诗:《诗经》中的一篇,表达孝子思亲之情。
- 浮世:人世,人间。
- 夙有期:早有约定。
- 烟霞:烟雾和云霞,常用来形容山水景色。
- 猿鹤:猿和鹤,常用来象征山林隐逸的生活。
- 薤露:薤草上的露水,比喻生命的短暂。
- 藜云:藜草上的云雾,比喻隐居之地。
- 险巇:艰险崎岖。
- 耆旧:年高望重的人。
- 碑铭:刻在碑上的铭文。
- 太史辞:史官所写的文章。
翻译
当你的儿子功成名就之日,正是你享受朝廷俸禄之时。 然而不久,你便因父母去世而感到深深的悲痛,不忍心吟诵《蓼莪》这首表达孝子思亲的诗。 人世间的一切真如一场梦,而你早已与青山有了约定。 烟雾和云霞都失去了颜色,猿和鹤也共同含着悲伤。 薤草上的露水声听起来酸楚,藜草上的云雾之路艰险崎岖。 你的游魂无法被召回,远方的讣告又来得如此迟缓。 你是中洲地区德高望重的长者,你的碑铭将由太史官来撰写。 每一言每一句都是你德行的典范,留给后人深思。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李处士的深切哀悼和对他人格魅力的赞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风木感”、“蓼莪诗”等,深刻描绘了李处士的孝心和悲痛。同时,通过“烟霞俱失色,猿鹤共含悲”等句,传达了诗人对李处士去世的沉痛心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李处士的高尚品德和诗人对他的深切怀念。
邓林
明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洪武二十九年举人。授贵县教谕,历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谪戍保安。赦归,居杭州卒。工诗文及书法。有《退庵集》、《湖山游咏录》。
► 443篇诗文
邓林的其他作品
- 《 夜燕潘氏文会堂醉后口号 》 —— [ 明 ] 邓林
- 《 挽高山卫李指挥 》 —— [ 明 ] 邓林
- 《 题小景白云无心 》 —— [ 明 ] 邓林
- 《 棠阴清题赠南宁黎推府 》 —— [ 明 ] 邓林
- 《 雍睦楼 》 —— [ 明 ] 邓林
- 《 南宁傅同知望云思亲二首 其一 》 —— [ 明 ] 邓林
- 《 和杭庠陈司训惟成见赠诗韵二首 》 —— [ 明 ] 邓林
- 《 和钱参政示子诗韵四首 》 —— [ 明 ] 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