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鹤书房
裹麻已终制,祥琴发新声。轩前双老鹤,闻之飞且鸣。
曲终静坐生遐想,此鹤先人在时养。闻琴彷佛似知音,长日轩前听琴响。
先人时复一理弦,振羽蹁跹声划然。自从人琴俱已矣,吞声饮恨逾三年。
此日闻琴声喔喔,似谓九原人复作。物情如此感人心,不觉潸然双泪落。
嗟君自是纯孝人,百年无日不思亲。由此开轩名听鹤,一回听鹤一沾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裹麻:古代丧服的一种,这里指服丧期满。
- 终制:指丧期结束。
- 祥琴:古代用于丧礼的琴,这里指丧期结束后的琴声。
- 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 老鹤:年老的鹤,常用来象征长寿或高洁。
- 闻之:听到这声音。
- 飞且鸣:边飞边鸣叫。
- 遐想:遥远的思绪或想象。
- 先人:已故的长辈,这里指作者的父亲。
- 闻琴:听到琴声。
- 彷佛:似乎,好像。
- 知音:比喻知己,懂得自己心意的人。
- 振羽:挥动翅膀。
- 蹁跹:形容舞蹈或动作轻盈飘逸。
- 划然:突然,形容声音或动作的突然变化。
- 人琴俱已矣:人和琴都已经不在了,指作者的父亲和琴声都已消失。
- 吞声饮恨:忍住哭泣,心中充满遗憾。
- 逾三年:超过三年。
- 喔喔:形容声音响亮。
- 九原:指墓地,这里比喻已故的人。
- 潸然:流泪的样子。
- 纯孝:非常孝顺。
- 开轩:打开窗户。
- 沾巾:泪水沾湿了手巾,形容哭泣。
翻译
丧期已经结束,祥琴发出了新的声音。在轩前的双老鹤,听到这声音便边飞边鸣叫。 曲终后静静坐着,心中生出遥远的思绪,这两只鹤是先父在世时所养。它们听到琴声,似乎找到了知音,整日在轩前听琴声。 先父时常也会弹琴,鹤儿们挥动翅膀,舞蹈轻盈飘逸,声音突然变得高亢。自从人和琴都不在了,我忍住哭泣,心中充满遗憾,已经超过三年。 今天听到琴声响亮,似乎是说墓地中的人又回来了。这样的情感如此感人,我不觉流下了两行泪。 唉,你真是个非常孝顺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亲人。因此打开窗户,名为“听鹤”,每次听到鹤声,都会泪湿手巾。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琴声和鹤的鸣叫,深情地表达了对已故父亲的怀念和对孝道的颂扬。诗中,鹤被描绘为能够理解琴声的知音,象征着作者与父亲之间深厚的情感。通过“听鹤”这一行为,作者不仅在回忆中寻找慰藉,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醒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和孝道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明代诗人邓林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