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

· 杨荣
春空云尽月华明。雪消才放新晴。元宵游赏遍都城。处处欢声。 丹禁九重宫阙,綵鳌三岛蓬瀛。万方玉帛会瑶京。同乐升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月华:月光。
  • 雪消:雪融化。
  • 新晴:雨雪后初晴的天气。
  • 游赏:游玩观赏。
  • 都城:首都,指北京。
  • 欢声:欢快的声音。
  • 丹禁:指皇宫。
  • 九重:形容宫殿的层数多,极为宏伟。
  • 宫阙:宫殿。
  • 綵鳌:传说中的神龟,这里指宫殿前的装饰物。
  • 三岛: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
  • 蓬瀛:即蓬莱和瀛洲,传说中的仙境。
  • 万方:指全国各地。
  • 玉帛:玉器和丝织品,古代用于祭祀和会盟,这里指各国使节带来的礼物。
  • 瑶京:指帝都,这里指北京。
  • 升平:太平盛世。

翻译

春天晴朗的天空中,云彩散尽,月光格外明亮。雪已经融化,天气刚刚放晴。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在北京城各处游玩观赏,到处都是欢快的声音。

皇宫深处的九重宫阙,装饰着神龟的图案,仿佛是传说中的仙岛蓬莱和瀛洲。来自全国各地的使节带着玉器和丝织品汇聚到北京,共同庆祝这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元宵节的盛况,通过“春空云尽月华明”和“雪消才放新晴”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节日的明媚天气。诗中“游赏遍都城,处处欢声”展现了人们欢庆的场景,而“丹禁九重宫阙”和“綵鳌三岛蓬瀛”则描绘了皇宫的宏伟与神秘。最后,“万方玉帛会瑶京,同乐升平”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庆太平盛世的喜悦心情,体现了明代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