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廖自廉赴沅江训导

· 杨荣
捧檄趍朝鬓已苍,儒官南去入沅湘。 蓟门祖帐逢朝雨,汉口征帆度夕阳。 秋入楚山黄叶落,风生鲁泮碧芹香。 宦情莫厌寒毡薄,老去清閒兴味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捧檄(pěng xí):手持文书,指接受任命。
  • (chí):同“趋”,快步走。
  • 鬓已苍:鬓发已经斑白。
  • 儒官:指学官,如教授、训导等。
  • 沅湘:指沅江和湘江,泛指湖南地区。
  • 蓟门:指北京,古时为蓟州所在地。
  • 祖帐:送行的宴席。
  • 汉口:今武汉的一部分,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
  • 征帆:远行的船只。
  • 楚山:指湖南一带的山。
  • 黄叶落:秋天树叶变黄并落下。
  • 鲁泮(lǔ pàn):指学宫,古代的学校。
  • 碧芹香:指学宫中的芹藻,象征学问。
  • 宦情:做官的心情或感受。
  • 寒毡:指清贫的学官生活。
  • 清閒:清静闲适。

翻译

手持文书快步走向朝堂,鬓发已斑白,作为学官南下前往沅江和湘江之地。在北京的送行宴席上遇到朝雨,而在汉口的征帆则在夕阳下启航。秋天进入楚山,黄叶纷纷落下,风中传来鲁地学宫中芹藻的清香。做官的心情不要厌倦清贫的学官生活,老了之后清静闲适的兴味更加长久。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杨荣送别廖自廉赴沅江训导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和旅途的景色,表达了对友人南下任职的祝愿和对清贫学官生活的肯定。诗中“秋入楚山黄叶落,风生鲁泮碧芹香”一句,既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又隐喻了学官的清贫与学问的香气,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理解和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清贫生活的深刻理解。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