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山图

· 杨荣
宣州城北敬亭山,长日孤云自往还。 两水秀分双练白,九华青锁一眉弯。 林间竹韵鸾凰语,石上苔纹虎豹斑。 五马已知从此出,锦衣光彩照亲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敬亭山: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市北,因南齐谢朓《游敬亭山》和唐李白《独坐敬亭山》诗篇而闻名。
  • 两水:指环绕敬亭山的两条河流。
  • 九华:指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 竹韵:风吹竹林发出的声音。
  • 鸾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鸾是凤凰的一种。
  • 虎豹斑:形容石上苔藓的纹理像虎豹的斑纹。
  • 五马:古代太守的代称,这里指官员。
  • 锦衣:指华丽的官服。

翻译

在宣州城北的敬亭山,整日里孤云独自飘来飘去。两条河流秀丽地分隔,如同两条白色的丝带,九华山的青翠仿佛被一弯眉锁住。林间竹林的风声,宛如鸾凰的低语,石上的苔藓纹理,犹如虎豹的斑点。已知官员们从这里出发,身着华丽的官服,光彩照人,让亲人的面容也显得格外光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敬亭山的自然美景和官员出行的场景。诗中,“长日孤云自往还”一句,既表现了山的静谧,又暗含了诗人的孤寂情怀。后两句通过对“两水”和“九华”的描绘,进一步以自然景观的美来衬托出山的秀丽。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竹韵”和“苔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山中的生机与神秘。结尾的“五马已知从此出,锦衣光彩照亲颜”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结合,展现了官员出行的盛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