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夏仲昭主事归省
青年射策成名早,文采风流出人表。
校书閒雅在銮坡,染翰优游趍凤沼。
扬历清华岁月多,九重天上沐恩波。
粉署初迁司考课,石渠还复预编摩。
从容退食无尘事,时写琅玕发清思。
风梢雨叶倏忽成,绰有湖州笔端意。
高堂慈母雪盈头,定省心劳不自由。
上疏喜承明诏许,束书便买江南舟。
难兄解组归未久,相见欣然复携手。
綵衣双舞寿筵前,此乐人间信稀有。
玉峰秀色似昆丘,乘兴还堪载酒游。
圣主恩深容暂去,乡园虽好莫淹留。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射策: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形式,考生需对给出的题目进行回答。
- 銮坡:指皇帝的御苑,这里比喻朝廷。
- 染翰:指书写,翰指毛笔。
- 趍(qū):同“趋”,快步走。
- 凤沼:指皇宫中的池塘,比喻朝廷。
- 扬历:指经历。
- 粉署:指朝廷的官署。
- 石渠:古代藏书的地方,这里指参与编纂书籍。
- 琅玕:美玉,这里比喻优美的诗文。
- 湖州:地名,这里指宋代画家米芾,因其善画竹,故用以比喻画竹的技艺。
- 解组:指辞去官职。
- 綵衣:五彩的衣服,这里指华丽的服饰。
- 昆丘:即昆仑山,这里比喻美丽的山峰。
翻译
青年时期就以射策成名,文采风流超群出众。在朝廷中优雅地校书,快步走向皇宫池塘,悠闲地书写。在朝廷中经历多年,深得皇上的恩宠。初入官署便负责考核,还参与编纂书籍。从容不迫地处理公务,时常创作优美的诗文以抒发情感。风中的竹叶和雨中的叶子瞬间画成,颇有宋代画家米芾的笔意。高堂上的慈母白发苍苍,定省时心劳不自由。上疏后喜得皇上允许,便收拾行装买舟南归。难兄已辞官归去不久,相见时欣喜地携手。彩衣双舞在寿筵前,这乐趣人间确实少有。玉峰秀色宛如昆仑山,乘兴还可载酒游玩。圣主恩深允许暂时离去,家乡虽好但不要久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仲昭青年成名的风采,以及他在朝廷中的优雅生活和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诗中通过“射策”、“校书”、“染翰”等词语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朝廷生活的美好。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皇恩的感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人物的风采,又抒发了深厚的情感。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
杨荣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长夏久无雨酷暑佘素思朱书思两明府相访顷雨随至与澹归成韵投赠 其二 》 —— [ 明 ] 释今无
- 《 送夏大挺哉诒霆之金陵 》 —— [ 清 ] 吴希鄂
- 《 鹊桥仙 其十 卧茨乐府有月当窗咏三三词灵芬馆有鹊桥仙咏五词种芸馆有西江月咏四词长夏无俚戏效其体得十解自咏一始 》 —— [ 清 ] 姚燮
- 《 季夏郊墅即事 》 —— [ 宋 ] 程公许
- 《 痔不可车旬日乃造于东园春葩向残夏英欲起慨焉动于老怀再赋绝句十首 》 —— [ 明 ] 李梦阳
- 《 季夏之初自安国迁南台天宁寺依南山而面北暑气尤盛暇日望山顶松林郁然意必有异因穴垣凿磴以造其上形势坦平风日清美四顾山峦环合江潮往来景物不可模状月出林表清光更多夜久阒寂殆非尘世作古诗二十韵以纪其事奉呈巽达元仲 》 —— [ 宋 ] 李纲
- 《 西山和许廷冕刘时雍汪时用三兵部韵四首 》 —— [ 明 ] 李东阳
- 《 长夏无事避暑山园景事所会即成微吟得二十绝句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