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雪书房为画士戴文进题

· 杨荣
戴君旧业家钱塘,幽斋剩种青筼筜。 冰森玉立郁萧爽,佩珂时动音铿锵。 一林遥接淇园绿,万个如临渭川曲。 凉宵白昼风月清,翠影重重覆书屋。 四时佳致迥不同,况兹清绝当严冬。 朔风吹雪满空下,凝梢缀叶相玲珑。 素娥冉冉来云表,皓鹤翩翩舞林杪。 是时掩卷一凭栏,清兴满襟应不少。 恍如玉壶照八窗,牙签玉轴生辉光。 开径便宜同蒋诩,映书更觉慕孙康。 一从寄迹京华地,翘首山房想初志。 阳春桃李任纷纷,劲节贞心自无异。 何人为君写此图,故乡景物浑不殊。 兴来展玩对立久,一点尘埃窗外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筼筜(yún dāng):一种生长在水边的竹子,高大笔直。
  • 珂(kē):美玉。
  • 淇园:古代著名的园林,以竹子著称。
  • 渭川曲:指渭水河畔的弯曲地带,常用来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 素娥:指月亮。
  • 皓鹤:白色的鹤。
  • 玉壶:比喻清澈明亮的环境。
  • 牙签玉轴:形容书籍装帧精美。
  • 蒋诩:东汉时期的隐士,以清高著称。
  • 孙康:东汉时期的学者,以勤奋好学著称。
  • 劲节贞心:比喻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德。

翻译

戴君的旧家在钱塘,他的书房周围种满了青翠的筼筜竹。这些竹子冰清玉洁,郁郁葱葱,仿佛佩戴着美玉,不时发出清脆的响声。竹林远远地连接着淇园的绿色,万竿竹子如同临水而生的渭川曲。无论是凉爽的夜晚还是白昼,风月都十分清新,翠绿的竹影重重地覆盖着书屋。四季的美景各有不同,尤其是在这清冷的严冬。北风吹着雪花满天飞舞,雪花凝结在竹梢和竹叶上,相互映衬,玲珑剔透。月亮缓缓升起,白鹤在林梢翩翩起舞。此时,我放下书卷,凭栏远望,满怀清新的兴致。仿佛置身于一个清澈明亮的环境中,书籍装帧精美,生出光辉。开辟小径,方便如同蒋诩,映照书本,更让人羡慕孙康的勤奋。自从寄居在京华之地,我时常翘首回望山房,怀念初心。尽管阳春的桃李任其纷纷,但我的坚贞之心始终如一。有谁能够为你画出这幅图画,故乡的景物依旧如初。兴致来时,我展开画卷,久久地站立,一点尘埃也没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戴文进书房周围幽静雅致的竹林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竹子的清雅和书房的宁静。诗中,“筼筜”、“淇园”、“渭川曲”等词语,不仅描绘了竹林的美景,也隐喻了主人的高洁品格。后文通过对比阳春桃李与劲节贞心,表达了作者对初心和坚贞不渝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