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处州太守张叔载一首
阮籍百步啸,谢公一两屣。
素无廊庙情,渔戈好山水。
春发来武林,西湖忽桃李。
所共游把人,但爱孙与许。
我友张季鹰,剖竹缙云郡。
旗骖此地逢,流连吐高咏。
乃于樽俎间,杨榷五马政。
循良世所希,谓言卧清静。
去驾南明軿,廉仁张化弦。
雨露洒炎日,桑麻歌晏然。
遂使十县民,一朝釲苛烟。
往代方治平,召杜不足前。
我欲观美俗,兼之天台约。
秋风吹愁生,贫病在园壑。
每于绿琴中,飞鸿叹离索。
相期莺花时,访子少微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阮籍:字嗣宗,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
- 谢公:指谢安,东晋政治家、文学家。
- 屣(xǐ):鞋子。
- 廊庙:指朝廷。
- 渔戈:指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 武林:旧时对杭州的别称。
- 孙与许:指孙绰和许询,东晋时期的文学家。
- 剖竹:古代官员任命时,以竹片写上任命状,称为剖竹。
- 缙云郡:古地名,今属浙江省。
- 旗骖:指官员的仪仗。
- 杨榷:扬起,高谈阔论。
- 五马政:指地方行政。
- 循良:指遵循良好的治理方式。
- 南明軿:指南明山,在今浙江省丽水市。
- 桑麻:指农事。
- 釲(yì):消除。
- 召杜:指召公和杜预,古代贤臣。
- 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台州市。
- 绿琴:指古琴。
- 飞鸿:比喻远行的人。
- 莺花:指春天。
- 少微阁: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翻译
阮籍在百步之外长啸,谢公只穿一两只鞋。 我本无心于朝廷之事,喜欢隐居山林,爱好山水。 春天我来到武林,西湖边的桃李花已经盛开。 与我一同游玩的人,只喜欢孙绰和许询。 我的朋友张季鹰,被任命为缙云郡的官员。 在这里我们相遇,流连忘返地吟咏高歌。 在宴席间,我们高谈阔论地方行政。 遵循良好的治理方式,是世人所希求的,我宁愿清静地躺着。 他离开时驾着南明山的马车,廉洁仁慈地推行教化。 雨露滋润着炎热的土地,桑麻歌颂着安宁的生活。 使得十县的百姓,一朝消除了苛政的烟尘。 在以往的治平时代,召公和杜预也不过如此。 我本想观察美好的风俗,同时也有天台山的约定。 秋风吹起了我的忧愁,我在园壑中贫病交加。 每当在古琴声中,我感叹着离别的孤独。 约定在莺花盛开的时节,去少微阁拜访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省曾与友人张叔载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治理地方的赞美。诗中通过对阮籍、谢公等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对友人的政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廉洁仁慈的治理方式,使得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以及对当前孤独生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