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轩
彼樗实散木,三年踰十寻。
形质虽偃蹇,柯叶自萧森。
物生各有适,小大在所任。
敢期当世用,聊致东溪阴。
清风树下至,和我邱中琴。
群鸟亦萃止,怀人遗好音。
各遂天地性,庶当君子心。
培根在封植,种德务华深。
逍遥乐其下,永愿辞朝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樗(chū):臭椿树,一种木质疏松的树。
- 偃蹇(yǎn jiǎn):高耸,骄傲,屈曲。此处指樗树的形状不规则。
- 任:承担,担当。
- 萃止:聚集。
翻译
那樗树实际上是不成材的散木,三年时间就超过了十寻高。它的外形和质地虽然不规则,但树枝和树叶却自然地显得茂密幽深。万物生长都各有其适宜的方式,无论大小都有其各自的担当。哪敢期望被当世所用,姑且在东溪之阴聊以寄托。清风吹拂到树下,与我在山中弹奏的琴音相和。群鸟也聚集而来,像是为怀念的人传来美好的声音。万物各自顺应天地的本性,也许这应当符合君子的心意。培养根本在于培植灌溉,培养品德务必使其深厚华美。在这树下逍遥快乐,永远愿意辞去朝廷的官帽。
赏析
这首诗以樗树为喻,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的思想。诗中描写樗树虽为散木,却有着自己的生长方式和价值,借此寓意人生各有其适,不必追求功名利禄。诗中的语言简洁自然,意境清幽。作者通过对樗树、清风、群鸟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然、对人生的一种理解和感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品德修养的重视,强调了培养品德的重要性。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