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坡泉薄暮至太行山下

· 谢榛
地分三晋此山川,形胜迢遥在马前。 乱石斜通青草路,太行横断夕阳天。 漫垂云气孤村雨,时聒乡心几树蝉。 不及阮宣随处醉,兴来即解杖头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晋:战国时赵、韩、魏三家分晋,这里泛指山西一带。(“晋”读音:jìn)
  • 迢遥:遥远的样子。(“迢”读音:tiáo)
  • (guō):声音吵闹,使人厌烦。

翻译

此地划分在三晋范围内,这里的山川雄壮,雄伟的地势远远地呈现在眼前。 乱石错落,通向铺满青草的小路,太行山横亘,截断了夕阳西下的天空。 孤独的村庄上空缓缓垂下云气,仿佛要下雨,不时有几棵树上的蝉鸣嘈杂,触动着思乡之心。 比不上阮宣能够随处醉酒,只要兴致一来,就会解下挂在杖头的钱买酒来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坡泉出发,傍晚抵达太行山下的所见所感。首联写此地的地理位置和山川形胜,展现出其雄伟壮观。颔联通过描写乱石、青草路和横断的太行山、夕阳天,勾勒出一幅壮阔而又有些苍凉的画面。颈联中孤村的云气和聒噪的蝉鸣,烘托出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尾联则以阮宣自比,表达了诗人想要借酒消愁,排遣心中烦闷的愿望。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将景色描写与情感抒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旅途中的复杂心情。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