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岳牧:泛称封疆大吏。在这里指地方长官。“岳”,yuè,高大的山;“牧”,古代官名,州郡长官。
- 端:端正地。
- 永宵:长夜。
- 岁侵:年成不好,受灾。“侵”,qīn,这里是侵害、侵扰的意思。
- 郡邑:府县。
- 时议:当时的舆论、议论。
- 渔樵:打鱼砍柴的人,泛指平民百姓。
翻译
地方长官如今的责任更加重大,忧愁使(长官)端正地坐在那里度过长夜。年成不好使郡县疲惫不堪,当时的议论也传到了平民百姓那里。乌云遮蔽了青山的道路,江水喧闹着白天的潮水。在兵火之后令人伤心不已,多次远望那枫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地方在遭受灾患和战乱后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切和对时局的忧虑。诗的首联通过“岳牧今逾重,忧端坐永宵”,表现出地方长官面对困境时的沉重责任和忧虑不安。颔联“岁侵疲郡邑,时议到渔樵”,揭示了年成不好给郡县带来的疲惫,以及这种情况引起了百姓的议论。颈联“云暗青山路,江喧白日潮”,用阴暗的云和喧闹的江潮,进一步烘托出局势的不安和压抑。尾联“伤心兵火后,几度望枫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在兵火之后的悲痛心情,以及对安宁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沉,语言简练,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人们的苦难,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