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前韵

· 蓝仁
僦得篮舆冒雪行,林峦相映月华明。 应同栈道经西岭,又似飞沙抵北京。 擎重更看危木在,号寒偏听野猿清。 开窗瀹茗题诗句,谁与山翁共此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ù):租赁。
  • 篮舆: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竹制,形似轿子。
  • 瀹茗(yuè míng):煮茶。

翻译

租赁了一顶竹轿,冒着风雪前行,山林峰峦相互映衬,月光格外明亮。这情景应如同行走在经过西岭的栈道上,又好似飞沙被吹到了北京。抬眼望去,更能看到沉重的负担下那些危立的树木,在寒冷中偏偏听到了野外猿猴的清啼。打开窗户煮茶,题写诗中的词句,谁能与我这个山居老人共享这样的情致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雪夜中乘坐篮舆出行的情景,通过对林峦、月华、栈道、飞沙、危木、野猿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诗中的“僦得篮舆冒雪行”,表现出诗人的出行决心和不畏严寒的精神。“林峦相映月华明”则以优美的笔触描绘出了月夜雪景的美丽。“应同栈道经西岭,又似飞沙抵北京”运用比喻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擎重更看危木在,号寒偏听野猿清”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寒冷和寂静,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最后,“开窗瀹茗题诗句,谁与山翁共此情”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情境下的孤独感以及对能有知音共享此情此景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