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绯菊

· 蓝仁
丹砂窃服驻秋容,便与东篱景不同。 徒有赭颜承雨露,苦无清节傲霜风。 极知妩媚随人易,祗恐繁华过眼空。 处士欲言何足辨,南山正落酒杯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砂(shā):一种红色的矿物,可做颜料,这里指代绯菊的颜色。
  • 秋容:秋天的景色,也可理解为秋季的容貌、仪态。
  • 东篱:一般指种菊花的地方,常用来象征隐逸、闲适的生活。
  • 赭(zhě)颜:红色的面容,这里指绯菊的颜色。
  • 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这里可能指作者自己或像作者一样的人。

翻译

绯菊像是偷服了丹砂一般,在秋季保持着特别的容貌,于是它与东篱的其他菊花景色不同。 徒然有着红色的容颜承受着雨露,却苦于没有高洁的节操去傲对霜风。 深知自己的妩媚随人而易得,只恐怕繁华就像过眼云烟般空虚。 我这个隐士想说的话何需多辩,南山的景色正好落入我的酒杯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绯菊为主题,通过对其外貌和品性的描述,表达了作者的一些思考和感悟。诗的前两句通过描绘绯菊的独特颜色和与东篱其他菊花的不同,突出了它的特殊。接下来两句则指出绯菊虽然有美丽的外表,但却缺少清节傲霜的品质,暗示了作者对表面美丽而内在空虚的事物的看法。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繁华的一种超脱态度,认为不必多言,且将南山美景融入酒杯之中,体现了一种豁达和淡然。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绯菊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事的理解。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