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彭副使启殡归瑞安

· 蓝仁
旅殡荒山三十春,白头执绋又何人。 久知杜甫须收骨,谁料张飞解杀身。 归旐已随春雨动,故丘应与海云邻。 武夷野老扶衰病,楚些歌成泪满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执绋(zhí fú):原指送葬时帮助牵引灵柩,后泛指送葬。
  • (zhào):一种狭长的旗子,这里指灵幡。
  • 楚些(chǔ suò):指《楚辞·招魂》,因其中多以“些”字作语尾,所以称“楚些”。此处指招魂歌,也泛指悲哀的楚辞。

翻译

在荒山中停柩已经三十个春天,白发人送葬可有谁来帮忙。 早就知道杜甫最终也需收殓尸骨,谁能料到张飞般勇猛的人会遭杀身之祸。 送葬的灵幡已随着春雨飘动,那旧坟应该与海边的云彩相邻。 我这武夷山的野老衰弱多病,唱着招魂歌,泪水沾满了巾帕。

赏析

这首诗是蓝仁为彭副使启殡归瑞安而作,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悲痛和哀悼之情。诗的首联通过“旅殡荒山三十春”写出了彭副使停柩时间之久,“白头执绋又何人”则表现出送葬之人的孤独和凄凉。颔联运用杜甫收骨的典故,表达了对彭副使身后之事的感慨,同时用“张飞解杀身”的意外,强调了命运的无常。颈联描绘了灵幡飘动和故丘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尾联中诗人以“武夷野老”自称,表达自己的衰弱和病痛,“楚些歌成泪满巾”则将悲痛之情推向高潮。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苍凉,通过对彭副使葬礼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