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河泊刘昌期贡馀茶其二

· 蓝仁
河官暂托贡茶臣,行李山中住数旬。 万指入云频采绿,千峰过雨自生春。 封题上品输天府,收拾馀芳寄野人。 老我空肠无一字,清风两腋愿轻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河官:管理河道的官员。
  • 贡茶臣:负责进贡茶叶的人。
  • 行李:出行者所携带的物品,此指行装。
  • 万指:形容人数众多,以手指代人。
  • 采绿:采摘茶叶。
  • 封题:在物品上题写封记。
  • 上品:上等的物品,此处指优质的茶叶。
  • 天府:朝廷。
  • 馀芳:剩余的茶香,也可指剩余的美好事物。
  • 野人:这里指作者自己,是一种自谦的说法。
  • 空肠:空腹,此处形容大脑中没有灵感或文思。
  • 两腋清风:形容饮茶后感到身心清爽。

翻译

河官暂时被托付为贡茶的负责人,在山中停留了数十天整理行装。众多的人在云间频繁地采摘嫩绿的茶叶,众多山峰经过雨水的洗礼后自然地焕发出春天的气息。将品质上乘的茶叶题写封记后进贡给朝廷,再把剩余的一些茶叶寄送给我这个山野之人。我这空腹之人实在写不出一个字来,只希望饮茶后能如清风在两腋间吹拂,让身体感到轻松自在。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贡茶的场景以及作者对茶的感受。诗的前两句交代了河官作为贡茶臣在山中的情况。“万指入云频采绿,千峰过雨自生春”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人们采摘茶叶的忙碌景象以及雨后山峰的生机勃勃,画面感极强。接下来,诗人写到上品茶叶进贡朝廷,而自己作为“野人”,能得到一些剩余的茶叶,表现出一种自谦的态度。最后两句,诗人说自己空腹无灵感,唯有饮茶后希望能获得身心的轻松,体现了他对茶的喜爱以及茶所带来的精神享受。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通过对贡茶之事的描述,传达出作者对自然、对茶的独特情感。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