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阙雨:缺少雨水,干旱。“阙”(quē),同“缺”。
- 祇堪怜:只让人觉得可怜。“祇”(zhǐ),同“只”。
- 之推:介之推,春秋时晋国贵族,曾随晋文公流亡国外,后隐居山中,传说晋文公为逼他出来放火烧山,他坚持不出,被烧死。
- 孝妇愆:孝妇的罪过。这里用“东海孝妇”的典故,指孝妇被冤枉而死。“愆”(qiān),罪过。
- 星躔(chán):星辰运行的度次。
翻译
许多地方久雨成灾,九处泉水干涸,有几个人为这状况四处奔走,只让人觉得可怜。自己焚烧假装像介之推那样死去,私自祭祀也难以消除孝妇被冤枉的罪过。渐渐担心扬起的尘土会侵入海水,早就知道天象的变化会引发星辰的变动。梅峰的隐者并非忘却世事,也向云间礼拜孔子等仙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干旱的景象以及人们的无奈和忧虑,同时也提到了一些历史典故来增强表达的深度。诗中通过“十处结淋九涸泉”“几人奔走祇堪怜”等语句,生动地展现了干旱带来的灾难和人们的艰难处境。作者用“自焚虚拟之推死,私祭难销孝妇愆”表达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无助。后面的“渐恐扬尘侵海水,久知垂象动星躔”则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和天象变化的关注,以及对可能产生的更大影响的担忧。最后,“梅峰隐者非忘世,也向云间礼孔仙”表明即使是隐者也并非完全与世隔绝,他们也会对世间的事情有所关注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
蓝仁的其他作品
- 《 饯张判簿 》 —— [ 明 ] 蓝仁
- 《 题赵子庸古木居卷 》 —— [ 明 ] 蓝仁
- 《 悲流人 》 —— [ 明 ] 蓝仁
- 《 海上行送舒文质之京赴危大参之招 》 —— [ 明 ] 蓝仁
- 《 病中 》 —— [ 明 ] 蓝仁
- 《 予壮年时幽居山谷尘俗罕接惟与泉石草木为侣日徜徉其间醒悦心目而已年老力衰世移事改向之醒心悦目者反足以损灵乱思矣盖所养于中者既异故应于外者自殊是以石失其贞而存其乱木失其美而存其恶泉失其清而存其污草失其劲而存其弱理固然也因成律诗四首以泄胸中之郁抑呈录同志庶知比兴之有在焉 》 —— [ 明 ] 蓝仁
- 《 题黄仲文小景四首春日观泉 》 —— [ 明 ] 蓝仁
- 《 题杜德基望云轩卷 》 —— [ 明 ] 蓝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