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张判簿

· 蓝仁
掷下朝簪似野翁,放教白发少惺松。 十年朽索驰危坂,一日归鞭指大同。 今雨更催新折柳,故山应羡后凋松。 月明还有相思梦,九曲渔舟欸乃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朝簪(zhāo zān):指官员的冠饰,借指官员。
  • 惺松(xīng sōng):清醒。
  • 朽索(xiǔ suǒ):朽腐的绳索。
  • 危坂(wēi bǎn):高峻的山坡。
  • 欸乃(ǎi nǎi):象声词,摇橹声。

翻译

放弃官职就如同成为了乡野老翁,放任自己让白发不再时刻保持清醒模样。十年如驾驭朽腐绳索般在危险山坡上奔走,如今一日归心似箭直指大同。如今的雨水更催促着新生的柳枝生长,故乡的山应该会羡慕那冬天才凋零的松柏。在明月照耀下还会有相思的梦境,那九曲渔舟的摇橹声在心中回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张判簿的送别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联写张判簿放下官职,如同野翁般自在,表现出他对官场的超脱。颔联描绘了张判簿过去十年的艰难奔波和如今归心似箭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颈联通过“今雨”“新折柳”“故山”“后凋松”等景象,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故乡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张判簿坚韧品质的赞美。尾联以明月和相思梦以及渔舟的欸乃声,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增添了离别的愁绪和对友人的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送别之作。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