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廛(chán)居:指平民的住所。
- 兰孙:对他人之孙的美称,这里指兰花。
- 宣尼操:指孔子所编写的琴曲。
- 畹(wǎn):古代地积单位,三十亩为一畹。
- 屈子园:这里指屈原吟咏兰花的地方,借指种植兰花的园子。
- 霁(jì)月光风: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
- 户牖(yǒu):门窗。
- 辕门:古时军营的门或官署的外门。
翻译
在这一处平民的住所中不会受到外界喧嚣的干扰,眼前充满了生机,对着那美好的兰花。 随意地弹奏着孔子编写的琴曲,在这如三十亩地般大的兰园里,仿佛能看到屈原吟咏兰花的情景。 雨过天晴后的月光与微风透过门窗飘入室内,清冷的霜和紫色的闪电环绕在辕门之外。 十年来的交往,我为自己对这段情谊的回应不足而感到惭愧,想起彼此的交往,衣袖间仿佛还残留着余香,那是我们契合的言语所留下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刘俊民的兰室所写。诗中通过对兰室环境的描写,以及对弹琴、赏兰等活动的提及,营造出一种高雅、清幽的氛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与刘俊民之间情谊的珍视以及对自己在这段情谊中表现的反思。
首联描述了兰室所处的环境,强调其宁静,不受外界喧嚣干扰,且充满生机,以兰花为象征,展现出一种美好的景象。
颔联中,作者提到弹奏孔子的琴曲以及屈原的兰园,将文化典故融入其中,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韵味。
颈联通过描写霁月光风、清霜紫电等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兰室的独特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气息。
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与刘俊民十年来交往的感慨,体现了对友情的重视和对自身的审视。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用典恰当,将作者的情感与兰室的景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