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江上作

· 蓝智
杜鹃声里瘴云低,江上轻寒透敝衣。 九十春光今日过,三千客路几时归。 桐花门巷空残雨,燕子楼台又落晖。 海内交游俱白发,相思莫遣信音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瘴(zhàng)云:旧时传说中我国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气。
  • 晦(huì)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 九十春光:指春天的美好时光,这里说春天共九十天。
  • 客路:指旅途。
  • 交游:指朋友。

翻译

在杜鹃的啼叫声中,南方山林间湿热的瘴气云低低地飘浮着,江面上轻轻的寒意穿透了我破旧的衣裳。美好的春天时光今天就过去了,漂泊在他乡的旅途不知何时才能归家。桐花飘落在门巷中,只留下空荡荡的残雨,燕子在楼台上飞舞,夕阳又渐渐落下。在国内的朋友们都已白发苍苍,互相思念的时候不要让书信和消息变得稀少。

赏析

这首诗以景衬情,通过描绘杜鹃啼叫、瘴云低沉、轻寒透衣、残雨空巷、落晖楼台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忧伤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漂泊他乡的无奈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九十春光今日过”,体现了诗人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三千客路几时归”则流露出诗人对归期的迷茫和对家乡的思念;“桐花门巷空残雨,燕子楼台又落晖”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而“海内交游俱白发,相思莫遣信音稀”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的牵挂,希望彼此之间的情谊不要因为距离和时间而疏远。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蓝智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