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同宣允则集徐进士子与宅

· 谢榛
城上乌啼春雪馀,满庭寒色月来初。 病当岁晚心方切,老向天涯计转疏。 湖海相知今夜酒,风尘一别几年书。 可堪京国多烽火,王粲谁怜未定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乌啼:乌鸦啼叫。(乌,wū)
  • 寒色:寒冷的景象。
  • 岁晚:年末,一年将尽的时候。
  • 天涯:泛指遥远的地方。
  • 湖海:泛指四方各地。
  • 风尘:指战乱或漂泊的生活。
  • 京国:京城,国都。(国,guó)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战争。
  • 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因战乱曾客居他乡,此处作者以王粲自比。(粲,càn)

翻译

城上乌鸦啼叫,春天的雪刚刚停歇,满庭院都是寒冷的景象,月亮刚刚升起。 在一年将尽的时候,我倍感病痛,心也焦急;人渐老去,在遥远的他乡,我的生计计划也变得疏漏。 今晚在这湖海之地,与知心朋友一同饮酒,战乱和漂泊一别后,不知多少年没有书信往来了。 怎能忍受京城国都有这么多的战争烽火,像我这样如王粲般的人,谁又会怜悯我没有安定的居所呢?

赏析

这首诗以冬夜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月色中,内心的愁苦和对身世的感慨。首联通过乌啼、春雪、寒色、月初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颔联表达了诗人在岁末时的病痛之苦和对未来的迷茫,年老漂泊异乡,生计无着。颈联则写与朋友相聚饮酒,同时感叹在战乱中分别后的久未联系。尾联以京城的烽火为背景,以王粲自比,抒发了自己的流离之苦和无人怜悯的悲哀。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质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的不幸遭遇和内心的苦闷。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