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阳城:地名,也可理解为山名。
- 司业:学官名。
- 浚(jùn)卿:人名。
- 南都:明朝指南京。
- 秣(mò)陵:南京的古称。
- 扬子:指扬子江,即长江。
翻译
卢浚卿又要前往南方的阳城,在这岁末之时将登上前往吴地的船只。 寒冷即将散尽,秣陵的积雪也将融化,春天的气息浮现在扬子江的上空。 担任一官,内心自然旷达高远,他所作的六代赋一同流传于世。 这与在碧山之下有何不同呢?都可以在萧条的境遇中从事著述多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谢榛为卢司业浚卿再赴南都而作。诗的首联点明了卢浚卿赴南都的时间是岁末,交通工具是船。颔联通过描写季节的变化,展现出路途上的情景,寒冷将尽,春天将至。颈联赞扬了卢浚卿的心境豁达以及他的文学成就。尾联则表达了一种对卢浚卿的祝福,认为他无论在哪里都能坚持著述。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又对友人的未来寄予了美好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