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吴子充周一之文德承李时明方信之王希舜集旅寓有感
一年忧喜今宵过,两鬓风霜明日新。
书剑自怜多病客,江湖同是放歌人。
宫中烛映西山雪,笛里梅传上国春。
他日听莺怀旧侣,不知谁共醉芳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子充、周一之、文德承、李时明、方信之、王希舜:是作者的友人,名字在这里应是实指,但人物的具体背景资料在诗中未详细提及。
- 旅寓:指旅客的住所,寓居他乡的地方,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等一群人在他乡过年的居所。
- 书剑:指读书和习武,这里代表个人的才学和抱负。
- 怜:这里指自我怜惜、感慨。
- 上国:在古代,指中原地区(中国),这里泛指国家的中心或者京城。
翻译
一年之中的忧愁和喜悦在今夜里就要过去,明天开始两鬓又将增添新的风霜。 我自怜自己是个带着一身病痛又心怀才学抱负的旅客,而在这江湖之中,大家都是放声高歌之人。 宫中的烛光映照着西山的积雪,笛子里传出的梅花之曲传递着京城的春讯。 日后听到黄莺啼叫时怀念旧时的友人,不知道那时谁能和我一起在美好的早晨共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除夕夜与友人相聚旅寓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去一年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友人的思念。诗的首联通过“一年忧喜今宵过,两鬓风霜明日新”,简洁地总结了过去一年的经历,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颔联“书剑自怜多病客,江湖同是放歌人”,抒发了作者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以及与友人在江湖中共同放歌的豪迈之情,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友情的珍视。颈联“宫中烛映西山雪,笛里梅传上国春”,通过描绘宫中烛光与西山雪的对比,以及笛中梅花曲所传达的春的信息,表现出了一种遥远而又美好的向往,也许还暗含着对京城的思念或者对国家繁荣的期望。尾联“他日听莺怀旧侣,不知谁共醉芳晨”,则表达了对未来与友人相聚的期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憧憬,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未知的迷茫和感慨。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充分体现了作者在除夕夜这一特殊时刻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