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柬仲元仁

· 谢榛
永夜愁欹枕,天涯一病夫。 候虫当砌乱,秋月傍楼孤。 采菊还三径,扬帆更五湖。 相将好归去,莫叹岁华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欹(qī)枕:斜靠在枕上。
  • 永夜:长夜。
  • 天涯: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 病夫:病人。
  • 候虫:随季节而生或发鸣声的昆虫,如秋天的蟋蟀等。
  • 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或是院子里的小路。
  • 五湖:春秋时,范蠡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乘舟泛五湖而去。后泛指归隐江湖。
  • 徂(cú):往,流逝。

翻译

漫长的夜晚我满心忧愁地斜靠在枕上,在这遥远的天边我就像一个病人。 阶下的秋虫杂乱地鸣叫着,秋月伴着我这孤独的人,依傍着楼阁洒下清冷的光。 我想要像陶渊明那样回到田园隐居,也想像范蠡那样泛舟五湖,逍遥自在。 我们一起美好地归去吧,不要叹息岁月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中诗人的孤独愁绪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通过“永夜愁欹枕,天涯一病夫”表现出诗人在长夜中的忧愁和孤独之感,身处遥远之地,如同患病之人,心境悲凉。“候虫当砌乱,秋月傍楼孤”则通过描写秋虫的乱鸣和秋月的孤独,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冷清和诗人内心的孤寂。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渴望,“采菊还三径,扬帆更五湖”,希望能像陶渊明和范蠡一样,回归自然,逍遥自在。最后一句“相将好归去,莫叹岁华徂”,则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豁达的态度,既然时光无法停留,不如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