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夜集刘兵宪子礼宅赋得秋多二字

· 谢榛
离合半生梦,招呼三径游。 邺中惟病客,洛下几名流。 石润苔含雨,庭閒菊占秋。 还怜竹西月,移席整觥筹。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邺中:古代邺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这里借指作者所处之地。邺,读音为“yè”(邺)。
  • 三径:意为归隐者的家园或是院子里的小路。
  • 病客:作者自指,意为身体欠佳或心情苦闷之人。
  • 洛下:洛阳,借指繁华之地。
  • 名流:著名的人士。
  • 庭閒:庭院闲适安静。閒,同“闲”。
  • 竹西:扬州的代称,此处泛指美好的地方。

翻译

人生聚散如同半世的梦境,相互招呼着来到隐者的园中小径游玩。 在这邺城中我只是个苦闷之人,而洛阳那样的繁华之地有几位著名人士呢。 石头润泽,苔藓饱含着雨水,庭院闲适,菊花占据了整个秋天的风景。 还怜惜那如在美好之地的月光,移动筵席,整顿酒器和酒筹,准备畅饮一番。

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略带忧伤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暮秋时节的心境和所见所感。诗的开头,作者用“离合半生梦”表达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而“招呼三径游”则展现了在这种感慨之下,与友人相聚寻求安慰的情景。接下来,“邺中惟病客,洛下几名流”通过对比,表现出自己的孤独和对繁华之地的向往,同时也可能暗示了对现实的某种不满。“石润苔含雨,庭閒菊占秋”两句,通过对石头、苔藓和菊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清冷的秋景,进一步烘托出作者的心境。最后,“还怜竹西月,移席整觥筹”则表现出作者想要借月光和美酒来排解忧愁,享受片刻的宁静和欢乐。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将秋景与心境相结合,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