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同刘都阃诸君登蓟州城楼

· 谢榛
新月低空照素秋,将军乘暇共登楼。 谈兵醉后谁能事,舞剑灯前此壮游。 孤角风从燕塞起,千山云傍蓟城流。 应知北伐收功日,复见当年博陆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刘都阃(kǔn):阃,指统兵在外的将帅。刘都阃指姓刘的将领。
  • 素秋:秋季。古代五行说,以金配秋,其色白,故称素秋。
  • 燕塞:指古代的燕国边塞。
  • 蓟城:地名,在今北京一带。
  • 博陆侯:西汉大臣霍光,曾受封博陆侯。此处借指有功的将领。

翻译

新月在低空映照这清冷的秋天,将军趁着闲暇与众人一同登上城楼。 喝醉后谈论兵法,谁能如此?在灯前舞剑,这是一场豪迈的游历。 孤独的号角声从燕国的边塞响起,千山的云彩依傍着蓟城流淌。 应当知道北伐成功的那一天,将会再次见到当年如同博陆侯霍光那样的有功将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将军与众人在夜晚登上蓟州城楼的情景,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对人物行为的叙述,展现出一种豪迈的气势和对北伐胜利的期待。诗的首联点明了时间和人物,新月和素秋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颔联写众人在酒后谈论兵法、舞剑,表现出他们的豪情壮志和军事素养。颈联通过描写角声和云彩,进一步烘托出边塞的氛围和景色的壮观。尾联则表达了对北伐成功的信心和对有功将领的赞颂。整首诗意境雄浑,语言简练,将边塞的风光和将士们的情怀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