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和黄吉甫

鸳鸯七十自成双,翠袖红颜映碧泷。 淮水有时邀玉笛,秦楼无伴对银缸。 梨云入夜长飞梦,桃叶乘春欲渡江。 相望本无千里隔,共看明月照寒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鸳鸯(yuān yāng):一种水鸟,常用来比喻夫妻或情侣。
  • 翠袖红颜:翠袖指女子的衣袖,红颜指美丽的女子。
  • 碧泷(bì lóng):清澈的流水。
  • 淮水:河流名,位于中国东部。
  • 玉笛:玉制的笛子,常用来象征音乐或情感。
  • 秦楼:古代指妓院或歌舞场所。
  • 银缸(yín gāng):银制的灯盏。
  • 梨云:比喻梦境。
  • 桃叶:春天的象征,也指女子的美貌。
  • 渡江:比喻实现某种愿望或目标。

翻译

鸳鸯七十对成双,翠袖红颜映照在清澈的流水旁。 淮水有时会邀请玉笛共奏,秦楼中却无人陪伴对着银灯。 夜晚梨云般的梦境长久飞翔,春天桃叶般的女子欲渡江实现愿望。 相望之间本无千里之隔,共同看着明月照亮寒冷的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的静谧画面,通过鸳鸯、翠袖红颜等意象展现了情侣或夫妻间的和谐与美好。诗中“淮水”与“玉笛”、“秦楼”与“银缸”形成对比,表达了孤独与期待的情感。后两句通过“梨云”与“桃叶”的比喻,进一步以梦境和春天的象征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明月照寒窗的景象,强调了无论距离多远,心灵的相通和共同的期待是永恒不变的。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赞美。

张献翼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幼于,改名敉。十六岁以诗见文徵明。徵明语其徒陆师道:“吾与子俱弗如也。”嘉靖中入赀为国子监生。刻意为诗。与兄弟张凤翼、张燕翼称三张。好学《易》,十年中笺注三易其稿。晚年与王稚登争名不胜,颓然自放,多为诡异之行。以携妓居荒圃中,为盗所杀。有《读易纪闻》、《读易通考》、《文起堂集》、《纨绮集》。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