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四山诗玄墓山

兹山吴之望,云是故宫址。 再为佛子庐,今亦莽荆枳。 仲秋岩壑清,日暮冈峦紫。 浮图自孤撑,断碣仍碍屣。 绳床悬石室,空庭蒙葛藟。 四山出重云,飒飒林飙起。 缺月深韬光,慧灯照棐几。 谈禅谢觞酌,空门远尘轨。 相与證无生,夷然忘所履。 寂寂此岩阿,昔被明光绮。 二井苔藓封,俱曾照西子。 慨念今古人,荣华若流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莽荆枳:荒芜的荆棘和枳棘。
  • 浮图:佛塔。
  • 断碣:断裂的石碑。
  • 碍屣:阻碍行走的鞋子。
  • 葛藟:一种藤本植物。
  • 林飙:林中的风。
  • 慧灯:智慧之灯,比喻佛法。
  • 棐几:小桌子。
  • 空门:佛教,指脱离世俗。
  • 无生:佛教术语,指超越生死的境界。
  • 夷然:平静,坦然。
  • 岩阿:山岩的曲折处。
  • 明光绮:明亮的锦绣,比喻昔日的辉煌。
  • 二井:指两个井。
  • 西子:西施,古代美女。

翻译

这座山是吴地的名胜,传说曾是古代宫殿的遗址。后来成为佛寺,如今却荒芜长满了荆棘和枳棘。仲秋时节,山间的景色清澈,傍晚时分山峦呈现出紫色。佛塔孤独地矗立,断裂的石碑阻碍了行人的脚步。绳床悬挂在石室内,空旷的庭院被葛藤覆盖。四周的山峰被厚重的云层包围,林中的风飒飒作响。缺月隐藏了它的光芒,智慧的灯光照亮了小桌子。谈论禅理,谢绝了酒宴,佛教的境界远离了尘世的轨迹。一起探讨超越生死的境界,平静地忘记了所处的位置。寂静的这个山岩曲折处,昔日曾被明亮的锦绣所覆盖。两个井口被苔藓封住,都曾照见过古代美女西施。感慨古今的荣华,如同流水一般逝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玄墓山的荒凉景象,通过对古迹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浮图自孤撑,断碣仍碍屣”等句,以具象的景物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后文通过对禅理的探讨,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

张元凯

明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