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诗十首
九月旅燕京,清霜飞马鞍。
偶与酒人游,因思太子丹。
屡避田生席,日奉荆卿餐。
缟衣送将远,变徵声无欢。
委肉饿虎蹊,燎毛洪炉端。
吁嗟徐夫人,不落秦王冠。
遂令易水上,千古悲风寒。
先朝欲报仇,临菑终见残。
今日图雪耻,智虑亦已殚。
强暴适天幸,壮士摧心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旅:旅行,这里指在外的停留。
- 燕京:即今天的北京,明代时称为燕京。
- 酒人:指饮酒的朋友。
- 太子丹:战国时期燕国的太子,名丹,曾策划刺杀秦王。
- 田生:人名,具体不详,可能是指田光,燕国的一位智者。
- 荆卿:即荆轲,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被太子丹派遣刺杀秦王。
- 缟衣:白色的丧服。
- 变徵:古代音乐中的一个音阶,这里指音乐的悲伤。
- 委肉饿虎蹊:比喻将东西送给凶猛的野兽,意指无谓的牺牲。
- 燎毛洪炉端:形容火势旺盛,比喻危险或灾难。
- 徐夫人:人名,具体不详,可能是指荆轲的妻子。
- 易水:河流名,位于今河北省,荆轲刺秦王前曾在此告别。
- 临菑:地名,位于今山东省,这里可能指燕国的都城。
- 智虑:智慧和计谋。
- 殚:尽,竭尽。
- 强暴:指强横暴虐的行为。
- 适天幸:顺应天意,侥幸。
- 壮士:勇敢的战士。
翻译
九月时我停留在燕京,清霜落在马鞍上。偶然与饮酒的朋友出游,因而想起了太子丹。他多次避开田生的宴席,每天供奉荆轲的餐食。穿着白色丧服送别远行的人,音乐中充满了悲伤。将肉送给饿虎,火势在洪炉中燃烧。哎呀,徐夫人的匕首没有落在秦王的冠冕上。于是使得易水之上,千古流传着悲风寒的故事。先朝想要报仇,最终在临菑被击败。今日图谋雪耻,智谋和计策也已用尽。强横暴虐的行为顺应了天意,壮士的心被摧残。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九月在燕京的所见所感,回忆了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与荆轲的故事,表达了对壮士悲剧命运的哀悼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如“委肉饿虎蹊”、“燎毛洪炉端”,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反映了诗人对英雄悲剧的同情和对强权暴政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