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兵备道代曾别驾应宿先生作

天门椎毂镇炎荒,净扫狼烟六合光。 柏府又沾新雨露,绣衣还带旧风霜。 春融岭海花争舞,麝过山城草自香。 天意愿从人借寇,白头林下享平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门椎毂:指天门山,这里比喻边疆要塞。
  • 镇炎荒:镇守在炎热荒凉之地。
  • 净扫狼烟:彻底清除战乱的痕迹。
  • 六合光:指天下太平,四方光明。
  • 柏府:古代官署的代称。
  • 新雨露:比喻新的恩泽或机遇。
  • 绣衣:指官员的服饰,这里代指官员。
  • 旧风霜:指过去的艰辛和磨难。
  • 春融:春天融和的景象。
  • 岭海:指岭南地区,即今广东一带。
  • 花争舞:花儿竞相开放,仿佛在舞蹈。
  • 麝过山城:麝香经过山城,留下香气。
  • 草自香:草木自然散发出香气。
  • 天意:上天的旨意。
  • 人借寇:人们希望留住贤能的官员,如同借寇自重。
  • 白头林下:指老年时在林中隐居。
  • 享平康:享受和平与安康。

翻译

天门山如边塞般镇守着炎热的荒地,彻底扫清了战乱的痕迹,四方光明。 官署再次受到新的恩泽,官员们穿着绣衣,带着过去的艰辛和磨难。 春天融和,岭南的花儿竞相开放,仿佛在舞蹈,麝香经过山城,草木自然散发出香气。 上天的旨意似乎顺应了人们的愿望,留住贤能的官员,如同借寇自重。 在老年时,我愿在林中隐居,享受和平与安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疆安定、春意盎然的景象,同时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贤能官员的留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天门椎毂”、“净扫狼烟”等,展现了边疆的雄伟与和平的珍贵。通过对“新雨露”与“旧风霜”的对比,以及“花争舞”、“草自香”的生动描绘,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结尾的“天意愿从人借寇,白头林下享平康”则深刻表达了对和平与贤能的珍视,以及对晚年宁静生活的憧憬。

张天赋

张天赋,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