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姬行为四明沈嘉则买妾赋
吴姬二八颜如花,翠帷珠箔藏卢家。
暂许春风吹裙带,未容燕子窥窗纱。
妆台才掩临窗绣,皓腕霜明映罗袖。
蛾眉效月一痕新,柳腰学舞三眠瘦。
瘦减腰肢似沈郎,当年未许嫁王昌。
不识红妆堪换马,但知绿绮可求凰。
遨游忘草郊居赋,江城花县啼莺路。
鹴裘时解茱萸湾,画舸偏经桃叶渡。
吴阊新水泛双鸳,丽藻文漪锦浪翻。
毫端幻出花千树,剩得娇枝解语言。
含娇含态情难说,为雨为云梦无歇。
巫山峡绕曹娥江,襄王台在禹王穴。
采莲越女湿绡衣,短棹穿花过钓矶。
瞥见吴姬不相识,恍疑洛水神仙归。
约开莲叶隔花语,为问馆娃宫几许。
依依杨柳苧萝村,此是西家捧心处。
错落明珠吐凤钗,陆离端锦合欢裁。
昔时越艳归吴去,今日吴姬入越来。
甬东山水蓬莱岛,朱颜绿鬓同偕老。
风流愿比贺季真,镜湖春色年年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姬:吴地的女子,这里指美丽的吴地少女。
- 卢家:古代指富贵人家。
- 燕子窥窗纱:燕子透过窗纱偷看,形容女子的美貌引人注目。
- 蛾眉:形容女子细长而弯曲的眉毛。
- 柳腰:形容女子腰肢纤细如柳枝。
- 沈郎:指沈约,古代美男子,这里比喻美貌的男子。
- 王昌:古代美男子,这里指理想的配偶。
- 绿绮:古代的一种琴,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
- 鹴裘:古代的一种华丽的衣服。
- 茱萸湾:地名,这里指游玩的地方。
- 桃叶渡:古代渡口名,这里指游玩的地方。
- 吴阊:吴地的城门,这里指吴地。
- 丽藻文漪:形容水波美丽,文采斐然。
- 巫山峡:古代地名,这里指美丽的景色。
- 曹娥江:古代江名,这里指美丽的江景。
- 襄王台:古代地名,这里指美丽的景点。
- 禹王穴:古代地名,这里指美丽的景点。
- 采莲越女:指越地的女子在采莲。
- 短棹:短桨,这里指小船。
- 钓矶:钓鱼的石头平台。
- 洛水神仙:指洛水中的仙女,这里比喻美丽的女子。
- 馆娃宫:古代宫殿名,这里指美丽的宫殿。
- 苧萝村:古代地名,这里指美丽的村庄。
- 捧心处:指女子捧心的地方,形容女子的娇羞。
- 陆离端锦:形容锦绣华丽多彩。
- 甬东:地名,这里指美丽的地区。
- 蓬莱岛:古代传说中的仙岛,这里比喻美丽的地方。
- 贺季真:人名,这里指美好的愿望。
- 镜湖:古代湖名,这里指美丽的湖景。
翻译
吴地的少女十六岁,容颜如花,藏在富贵的卢家中,翠绿的帷幕和珍珠的帘子遮掩着。暂时允许春风吹动她的裙带,但不容燕子透过窗纱偷看。她刚整理好妆台,临窗绣制,明亮的手腕映照着霜白的罗袖。她的眉毛像新月一样细长,腰肢如柳枝般纤细,学着舞蹈而消瘦。她的腰肢瘦弱如同沈约,当年还未许配给王昌。不知红妆是否可以换马,只知道绿绮琴可以求得凤凰。
游玩时忘记了草地上的居所,江城的花县里莺鸟啼鸣。时常解下华丽的鹴裘,画舫经过茱萸湾和桃叶渡。吴地的城门新水泛起双鸳,美丽的水波如锦绣般翻滚。笔下幻化出千树花朵,剩下娇嫩的枝条懂得言语。含着娇媚和姿态,情感难以言说,如雨如云的梦境无休无止。巫山的峡谷环绕着曹娥江,襄王的台在禹王的穴旁。
采莲的越女湿了绡衣,短桨划过花丛,经过钓鱼的石头平台。瞥见吴地的少女,彼此不相识,恍惚间怀疑是洛水中的仙女归来。隔着莲叶约定,询问馆娃宫有多远。依依的杨柳在苧萝村,这里是西家女子捧心的地方。错落的明珠吐出凤钗,陆离的端锦合欢裁制。昔日的越地美女归吴,今日的吴地少女入越。
甬东的山水如同蓬莱岛,朱颜绿鬓一同老去。希望风流如同贺季真,镜湖的春色年年美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吴地少女的美丽与娇媚,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她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典故,如“蛾眉效月”、“柳腰学舞”等,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少女的容貌和姿态。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巫山峡”、“曹娥江”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丽女子的赞美。
张元凯的其他作品
- 《 敬美丈解关中学宪归隐海上过访漫呈二十二韵 》 —— [ 明 ] 张元凯
- 《 西苑宫词二十四首有序 》 —— [ 明 ] 张元凯
- 《 送茂卿还无锡二首 》 —— [ 明 ] 张元凯
- 《 北游诗十八首捧檄偶然作 》 —— [ 明 ] 张元凯
- 《 西苑宫词二十四首有序 》 —— [ 明 ] 张元凯
- 《 少年行二首 》 —— [ 明 ] 张元凯
- 《 江风行与朱图山泛楼船作 》 —— [ 明 ] 张元凯
- 《 山中对菊示友人二首 》 —— [ 明 ] 张元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