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舞篇

春宵曲宴通兰房,亭亭玉树生夜光。 绣幕遮风银烛定,纷纷妓乐俱成行。 中有燕姬善楚舞,当场可以掌中举。 翩跹喜曳鲛人绡,柔弱才胜翡翠羽。 应节依歌不自持,疾徐宛转能擅奇。 明珠盘里相错落,惊鸿天外来差池。 徊翔素腕飞香雪,虚空屡顿凌波袜。 五尺芙渠摇绿波,一片轻云荡明月。 颦容慢睇如有情,步摇条脱断续鸣。 公子歌谣惟燕燕,佳人名字只卿卿。 舞罢低回整金凤,矜娇顾影嫌钗重。 羞称十五嫁王昌,登墙三载曾窥宋。 漫将长袖拂芳尘,自是行云行雨身。 恍惚高唐梦中见,敢云平视甄夫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房:指女子闺房。
  • 玉树:形容人的风姿俊美。
  • 鲛人绡: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泛指薄纱。
  • 翡翠羽:翠鸟的羽毛,常用来装饰。
  • 惊鸿:形容女子轻盈的体态。
  • 凌波袜:形容女子步履轻盈如凌波。
  • 芙渠:荷花。
  • 步摇: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走路时摇动。
  • 条脱: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形似手镯。
  • 王昌:古代美男子。
  • 甄夫人:指三国时期曹丕的妻子甄氏,后被追封为皇后。

翻译

春夜的宴会在女子的闺房中举行,风姿俊美的身影在夜光中亭亭玉立。绣帘遮挡着风,银烛静静燃烧,众多妓乐女子排列成行。其中有一位燕地的女子擅长楚地的舞蹈,当场便能轻盈地在掌中起舞。她喜欢穿着鲛人织的薄纱,柔弱得只能承受翠鸟的羽毛。她随着节拍和歌声不由自主地舞动,快慢自如,舞姿独特。如同明珠在盘中错落有致,她的身姿轻盈如惊鸿从天而降。她素手轻扬,飞舞如香雪,虚空中屡次顿足,步履轻盈如凌波。五尺高的荷花在绿波中摇曳,一片轻云在明月下荡漾。她微微皱眉,眼神中似乎含有深情,步摇和条脱随着她的动作发出断续的声响。公子只歌颂燕燕,佳人只称呼卿卿。舞罢后,她低头整理金凤,娇羞地看着自己的影子,嫌头上的钗太重。她羞于自称十五岁就嫁给了王昌,却曾三年窥视宋墙。她随意地用长袖拂去芳尘,自然地展现出如行云行雨般的身姿。仿佛在梦中见到了高唐,不敢平视甄夫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夜宴会中的一场舞蹈,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舞者的风姿和舞蹈的优美。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玉树”、“惊鸿”、“凌波袜”等,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同时,通过对舞者动作和表情的描写,传达了舞者的情感和舞蹈的韵律,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舞蹈的魅力。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张元凯

明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