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楼同惟敬作

一望河山感慨中,苍苍平楚入长空。 石门北去通秦塞,肄水南来绕汉宫。 虚槛松声沉暝壑,极天秋色送征鸿。 朔南尽是尧封地,愁听樵苏说霸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镇海楼:位于广州的一座古楼,具有悠久的历史。
  • 惟敬: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游者。
  • 河山:指国家的疆域和自然景观。
  • 苍苍:形容天空的颜色深邃。
  • 平楚:平野,广阔的平原。
  • 石门: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关口或山门。
  • 秦塞:秦地的边塞,泛指西北边疆。
  • 肄水:水名,可能指流经某个地方的河流。
  • 汉宫:汉朝的宫殿,这里泛指古代的都城。
  • 虚槛:空旷的栏杆,指楼上的栏杆。
  • 暝壑:深邃的山谷,这里指夜色中的山谷。
  • 极天:天空的尽头。
  • 秋色:秋天的景色。
  • 征鸿:远行的大雁。
  • 朔南:北方和南方,泛指整个国家。
  • 尧封地:传说中尧帝的封地,这里指古代的疆域。
  • 樵苏:砍柴的人,这里泛指普通百姓。
  • 霸功:指古代帝王的霸业或功绩。

翻译

站在镇海楼上,眺望这片河山,心中感慨万千。深邃的天空下,广阔的平原延伸至远方。石门向北通往秦地的边塞,肄水从南边流过,环绕着古老的汉宫。楼上的栏杆旁,松树的声音在夜色中的山谷中回荡,天空的尽头,秋天的景色伴随着远行的大雁。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是古代尧帝的封地,听着砍柴人谈论古代帝王的霸业,心中不禁生出愁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镇海楼上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广阔河山和深远天空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疆域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沉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地理和历史元素,如石门、秦塞、肄水、汉宫等,增强了诗歌的时空感。结尾处的“朔南尽是尧封地,愁听樵苏说霸功”则透露出对古代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情怀。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