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行甫自都下赴金陵因寄袁明府

江左才名信不虚,西行待诏上公车。 逢时渴望金茎露,为我来窥石鼓书。 七泽风流誇欲尽,六朝秋色赋何如。 扁舟泛月逢袁虎,牛渚矶头思有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即今江苏省一带。
  • 信不虚:确实名不虚传。
  • 西行:向西行进。
  • 待诏:古代官职,负责起草诏令。
  • 上公车:指乘坐官方的车辆,这里指赴京任职。
  • 金茎露:传说中仙人饮用的露水,比喻珍贵之物。
  • 石鼓书:指石鼓文,是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这里泛指古代文献。
  • 七泽:指古代楚地的七个湖泊,这里泛指楚地。
  • 风流:这里指才华横溢。
  •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都曾在南京建都。
  • :古代的一种文体,这里指写赋。
  • 扁舟:小船。
  • 袁虎:指袁宏,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以才思敏捷著称。
  • 牛渚矶:地名,位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是古代文人雅集之地。

翻译

江左的才名确实名不虚传,你西行赴京任职,乘坐官方的车辆。在这样一个时代,大家都渴望得到珍贵的机遇,而你此行是为了来研究古代的文献。楚地的风流才华你夸赞不已,而六朝的秋色又将如何被你描绘呢?在月色下泛舟,恰逢才思敏捷的袁宏,站在牛渚矶头,思绪万千。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送别王行甫赴金陵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王行甫才华的赞赏和对他在新环境中将有所作为的期待。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地名,如“金茎露”、“石鼓书”、“七泽”、“六朝”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尊重。同时,通过对袁宏的提及,诗人也表达了对古代才子的敬仰和对友人才华的认可。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友人的送别,也是对才华与历史的赞美。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