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削壁:陡峭的岩壁。
- 嵚崟(qīn yín):山势高耸的样子。
- 万木摧:指树木因山势陡峭而显得稀疏。
- 大荒:边远荒凉的地方。
- 玉检:古代帝王封禅时用的玉制的书函盖子。
- 紫气:祥瑞之气,常用来比喻帝王或圣贤的出现。
- 函关:即函谷关,古代著名的关隘。
- 三辅:古代京城附近的地区。
- 干城:比喻国家的重臣。
- 分陕地:指古代陕西一带。
- 五陵:指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这里泛指帝王的陵墓。
- 宾客集仙台:指宾客聚集在仙人居住的高台。
- 秦坛汉畤:指秦汉时期的祭祀场所。
- 虚无:空旷无物。
- 杖底西风:指拄着杖,迎着西风。
翻译
陡峭的岩壁高耸入云,树木因山势陡峭而显得稀疏,天边的寒色在荒凉的地方展开。白云中仿佛出现了帝王封禅时用的玉制书函盖子,祥瑞的紫气似乎随着马蹄从函谷关而来。这里是京城附近的重地,比喻国家的重臣分守陕西一带,帝王的宾客们聚集在仙人居住的高台。秦汉时期的祭祀场所空旷无物,我拄着杖,迎着西风,回首望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登少室山时的壮观景象,通过“削壁嵚崟”、“天边寒色”等词语,生动地勾勒出了山势的险峻和荒凉的氛围。诗中“白云玉检”、“紫气函关”等意象,融入了历史和神话的元素,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结尾的“秦坛汉畤虚无里,杖底西风首共回”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自然风光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