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频:频繁
- 荒旱:严重的干旱
- 废畬:废弃的田地
- 鄮州:古代地名,今浙江宁波一带
- 使者:指官员
- 政何如:政绩如何
- 赈贷:救济和借贷
- 家犹粒:家中仍有粮食
- 五井:指五个井,这里可能指五个地区或五个水源
- 荣雩:指繁荣的祈雨活动
- 野尽锄:田野都被耕作
- 汲孺:指汲黯,汉代名臣,曾任河内太守
- 河内:古代地名,今河南北部
- 董生:指董仲舒,汉代著名学者
- 广川书:指董仲舒的著作
- 鳞鬣:指鱼鳞,这里比喻雨点
- 霈:大雨
- 商岩:指商山,这里比喻贤能之人
- 力有馀:能力有余
翻译
在海边的国家,频繁遭遇严重的干旱,废弃的田地随处可见,鄮州的官员政绩如何呢?在各个村庄,通过救济和借贷,家家户户仍有粮食,五个地区的水源和祈雨活动都十分繁荣,田野都被耕作得很好。汲黯曾在河内做出卓越的政绩,董仲舒的新著作也广为流传。现在,东南方向的雨点如同鱼鳞般密集,大雨滂沱,这正是贤能之人力量的体现,他们的能力绰绰有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海国频遭荒旱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艰难状况。诗人通过对比鄮州官员的政绩和汲黯、董仲舒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贤能官员的期待和对社会繁荣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欧大任的其他作品
- 《 冬至候驾南郊 》 —— [ 明 ] 欧大任
- 《 初夏同黎惟敬李于美张元易及舍弟经季集顾叔潜宅得桐字十二韵 》 —— [ 明 ] 欧大任
- 《 载酒夜过普惠僧舍访吴虎臣 》 —— [ 明 ] 欧大任
- 《 溧阳孙生邀游三山饮听江楼二首 其一 》 —— [ 明 ] 欧大任
- 《 闻大司寇王公元美得请还吴中 》 —— [ 明 ] 欧大任
- 《 春日豫章游览十首 》 —— [ 明 ] 欧大任
- 《 雪中张平叔杨汝德汪子建茅平仲诸君见过得钟字 》 —— [ 明 ] 欧大任
- 《 元宵同李功甫陆华甫邵一坤邵格之汪禹乂金德润金上甫郑鲁文程鸣甫汪虞仲邵济时邵惟成邵汝恒集邵长孺环斋程子虚无过兄弟自歙适至分得高字 》 —— [ 明 ] 欧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