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明府永上人广济寺阁观雪
献岁平秩春,建寅太初载。
飞英千里来,晓色关山改。
云昏百常观,阴屯五校垒。
营门玉马深,城阙铜龙皑。
飘飖回流风,纷糅惊奇侅。
幽人念高僧,出骖洛阳宰。
行除袁安户,朗照暴公櫑。
登阁望西山,琼瑶露嶵隗。
朝曦不成曜,明霞失其彩。
昆丘移阆岑,玉泉汇银海。
上架三石梁,中天白磊磊。
是时土膏动,草萌卉将蕾。
堂皇冒紫藤,阶隙凝朱茝。
瑞已奏尧年,丰谷免饥馁。
都人共歌讴,持献太师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献岁:新的一年开始。
- 平秩:平稳有序。
- 建寅:指农历正月。
- 太初:古代指宇宙的初始状态,这里指新年的开始。
- 飞英:飘落的雪花。
- 百常观:指高大的楼阁。
- 五校垒:指军营。
- 铜龙:古代宫殿屋脊上的装饰物,这里指雪覆盖的城楼。
- 暴公櫑:指暴晒的酒器,这里指雪光照射下的酒器。
- 嶵隗(wěi):高耸的样子。
- 昆丘:指昆仑山。
- 阆岑:指高山。
- 银海:指雪地。
- 三石梁:指三座石桥。
- 白磊磊:形容雪地洁白如石。
- 土膏:指土地肥沃。
- 卉将蕾:指花草即将开花。
- 朱茝:红色的香草。
- 尧年:指太平盛世。
- 太师采:指太师(古代官职)的采纳。
翻译
新年的春天平稳有序地到来,农历正月标志着新年的开始。雪花从千里之外飘来,清晨的光色改变了关山的景象。云雾笼罩着高大的楼阁,阴云聚集在军营周围。军营门口积雪深厚,城楼上覆盖着洁白的雪。风回旋飘扬,雪花纷飞,景象惊人。幽居的人思念高僧,与洛阳的官员一同出行。行走时扫除了袁安家门前的积雪,明亮的雪光照耀着酒器。登上阁楼远望西山,琼瑶般的露水覆盖着高耸的山峰。早晨的阳光未能照耀,明亮的霞光失去了色彩。昆仑山似乎移动到了高山之巅,玉泉汇聚成银色的海洋。上方架设着三座石桥,天空洁白如石。此时土地肥沃,花草即将开花。大厅上覆盖着紫藤,台阶缝隙中凝结着红色的香草。瑞雪预示着太平盛世,丰收的谷物免除了饥饿。都城中的人们共同歌颂,将这美好的景象献给太师。
赏析
这首诗以冬雪为背景,描绘了新年伊始的景象,通过雪花的飘落、云雾的笼罩、军营的积雪等细节,展现了冬日的静谧与壮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飞英千里来”、“云昏百常观”等,营造出一种宏大而细腻的画面感。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高僧的思念和对太平盛世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