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朱宗良

贞松绝巘垂,黄鹄青冥徙。 丘中一士卧,四顾莽荆枳。 飒沓青霞飞,萧椮白云起。 林飙振木叶,窗牖蒙葛藟。 幽栖断来径,居自远尘轨。 饥逢石髓餐,散帙时隐几。 流坎任吾生,麇鼯随所止。 昔日青门侯,今见于陵子。 思君同隐怀,川途渺千里。 罗浮望匡庐,倏借王生履。 因往證菩提,悠然共秋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贞松:指坚贞不屈的松树。
  • 绝巘(jué yǎn):极高的山峰。
  • 黄鹄:古代传说中的大鸟,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 青冥:指天空,高远的天空。
  • 丘中:指山中的隐居之地。
  • 莽荆枳:指茂密的荆棘和枳树,形容环境荒凉。
  • 飒沓:形容风声。
  • 青霞:指青色的云霞。
  • 萧椮(xiāo sēn):形容树木茂密。
  • 林飙:指林中的风。
  • 葛藟(gé lěi):一种藤本植物。
  • 石髓:传说中的仙药,能延年益寿。
  • 散帙:指打开书卷阅读。
  • 隐几:指倚靠在几案上。
  • 流坎:指人生中的坎坷和波折。
  • 麇鼯(jūn wú):指麇鹿和鼯鼠,泛指山中的动物。
  • 青门侯:指古代隐士。
  • 于陵子:指古代隐士。
  •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
  • 匡庐:山名,在今江西。
  • 王生履: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中的“履”字。
  • 菩提:佛教中的觉悟。

翻译

坚贞的松树在极高的山峰上垂下,黄鹄在高远的天空中迁徙。山中的隐士躺卧,四周是茂密的荆棘和枳树。风声飒飒,青色的云霞飞舞,茂密的树木间白云升起。林中的风吹动树叶,窗户被藤蔓覆盖。隐居之地断绝了来路,远离尘世的轨迹。饥饿时遇到石髓作为食物,时常打开书卷倚靠在几案上。任由人生的坎坷和波折,随着山中的动物随意停留。昔日的隐士,如今见到的仍是隐士。思念你,共同的隐居情怀,路途遥远千里。遥望罗浮山和匡庐山,仿佛借用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的“履”字。因此前往寻求觉悟,悠然地与秋水共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隐士的生活环境和心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和隐逸典故,如“贞松”、“黄鹄”、“青冥”等,展现了隐士坚贞不屈的品质和超然物外的心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隐逸生活的共同追求,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整体上,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隐逸诗。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