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邬汝翼还京口

十载芜城共一尊,何期重与故人论。 且因浮玉还江上,莫学求珠向海门。 宅畔菩提居士塔,桥前丁卯太师园。 看君眉宇青云色,短剑摧藏更报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十载:十年。
  • 芜城:指荒废的城市,这里可能指扬州。
  • 共一尊:共同举杯,指一起饮酒。
  • 何期:哪里想到。
  • 重与:再次与。
  • 故人:老朋友。
  • 且因:暂且因为。
  • 浮玉:指船,比喻船在水上漂浮如玉。
  • 江上:江边。
  • 莫学:不要学。
  • 求珠:寻找宝珠,比喻追求虚幻的东西。
  • 海门:指海边,也可能是地名。
  • 宅畔:住宅旁边。
  • 菩提:佛教用语,指觉悟的智慧。
  • 居士塔:指在家修行的佛教徒的塔。
  • 桥前:桥的前面。
  • 丁卯:指年份,这里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事件或时间。
  • 太师园:可能是指某个有名的地方或园林。
  • 眉宇:指眉毛和额头,代指面容。
  • 青云色:比喻志向高远,有出人头地的迹象。
  • 短剑摧藏:比喻英勇的志向或才能被埋没。
  • 报恩:回报恩情。

翻译

十年间,我们在荒废的扬州城共同举杯,哪里想到还能再次与老朋友讨论往事。暂且因为乘船返回江边,不要学那些在海边寻找宝珠的人,追求虚幻的东西。你的住宅旁边有居士塔,桥前是著名的太师园。看你的面容,有着志向高远的迹象,虽然你的英勇志向或才能可能被埋没,但你仍将回报恩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邬汝翼的深情告别和美好祝愿。诗中,“十载芜城共一尊”回忆了两人在扬州共度的时光,而“何期重与故人论”则流露出对再次相聚的惊喜。后两句通过“浮玉还江上”和“莫学求珠向海门”的对比,劝勉友人珍惜现实,不要追求虚幻。最后两句则赞美了友人的高远志向,并预祝其未来能够有所成就,回报社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