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间郡

幽州甲士何翩翩,自许黄金召募年。 插羽东翻沧海日,鸣铙北扫塞垣烟。 路旁小儿能杀马,河间姹女工数钱。 不见听鸡刘越石,侠客中原空自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州:古代地名,今河北省北部一带。
  • 翩翩:形容举止优雅、风度翩翩的样子。
  • 黄金召募:指以重金招募勇士。
  • 插羽:古代武士帽子上插的羽毛,象征武勇。
  • 鸣铙:敲响铙钹,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常用于军队的行进和战斗。
  • 塞垣:边塞的城墙。
  • 姹女:美丽的女子。
  • 数钱:计算钱财,这里可能指女子精于算计。
  • 听鸡:指听到鸡鸣就起床,形容勤奋。
  • 刘越石:刘琨,字越石,东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以勤政著称。
  • 侠客:行侠仗义的武士。

翻译

幽州的勇士们多么风度翩翩,他们正值黄金般的招募年华。 他们头戴插羽,向东翻越沧海之上的日出,敲响铙钹,向北扫除边塞的烟尘。 路旁的小儿能够杀死马匹,河间的美丽女子擅长计算钱财。 却不见像刘越石那样听到鸡鸣就起床的勤奋之人,侠客在中原空自怜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时期幽州勇士的风采和他们的事迹,通过对比路旁小儿和河间女子的行为,突出了勇士们的英勇和侠义。诗中“插羽东翻沧海日,鸣铙北扫塞垣烟”形象地展现了勇士们的壮志和行动,而“不见听鸡刘越石,侠客中原空自怜”则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缺乏勤奋和侠义精神的遗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古代勇士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