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博士汝弘

故人谢簪黻,中岁卧山林。 归去从巢父,忘机到汉阴。 赋成班氏学,隐惬尚平心。 历历淹中术,飘飘邺下吟。 竹藩朱槿合,石牖绿萝侵。 花下尝无酒,丘中独有琴。 曹溪僧共饭,湘浦客能寻。 家庆三荆乐,交情二仲深。 欲帆浈水去,言就玉华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簪黻(zān fú):古代官员的冠饰,借指官职。
  • 巢父:古代传说中的隐士。
  • 汉阴:汉水之南,指隐居之地。
  • 班氏学:指班固的学问,班固是东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
  • 尚平心:指尚平的隐居心态,尚平是东汉时期的隐士。
  • 淹中术:指深奥的学问或技艺。
  • 邺下吟:指在邺城(今河北临漳)的吟咏,邺城曾是曹魏的都城。
  • 竹藩:竹篱笆。
  • 朱槿:一种红色的木槿花。
  • 石牖:石窗。
  • 绿萝:一种藤本植物,常用于装饰。
  • 曹溪:地名,位于广东韶关,禅宗六祖慧能曾在此传法。
  • 湘浦:湘江之滨。
  • 三荆:指三株荆树,比喻兄弟和睦。
  • 二仲:指两位隐士。
  • 浈水:水名,位于广东。
  • 玉华岑:指玉华山,位于陕西。

翻译

故友辞去了官职,中年隐居在山林之中。他归隐后追随巢父的足迹,忘却世俗的纷扰,来到汉水之南。他的学问如同班固一般深厚,隐居的心态也与尚平相契合。他精通深奥的学问,吟咏着邺城的风情。竹篱笆旁,红色的木槿花盛开,石窗被绿萝缠绕。花下常常没有酒,但在山中独自弹琴。他与曹溪的僧人共进餐,也能在湘江之滨寻找到旅伴。家中兄弟和睦,友情深厚如同两位隐士。他想要乘船离开浈水,前往玉华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辞官归隐的故友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通过对比官场与山林,繁华与宁静,展现了故友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巢父”、“班氏学”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整体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深情。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