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陈少原邓君肃梁丙孺陈于冈潘子迁苏叔大僧继真集诃林净社
净土精修白业长,入山犹得问支郎。
阁悬沧海摩尼色,塔涌炎州舍利光。
满坐异香分薝卜,小林祇树遍桄榔。
人天可是莲华社,嗜酒偏容处士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净土:佛教中的极乐世界,这里指清净的修行之地。
- 白业:佛教术语,指善行,与“黑业”(恶行)相对。
- 支郎:指东晋时期的僧人支遁,这里泛指僧人。
- 摩尼:佛教中的宝珠,象征智慧。
- 舍利:佛教中指高僧火化后留下的结晶体,象征高僧的修行成就。
- 薝卜(zhān bó):一种香花,这里指香气。
- 祇树:指佛陀在祇园精舍的说法地,这里泛指寺庙。
- 桄榔(guāng láng):一种树木,这里指寺庙周围的树木。
- 莲华社:指佛教中的修行团体,以莲花为象征,代表清净和超越。
- 处士:指未出仕的士人,这里指文人。
翻译
在清净的修行之地,我们共同精修善行,进入山中还能向僧人请教。阁楼悬挂着象征智慧的摩尼宝珠,塔中涌出象征高僧修行成就的舍利光芒。满座弥漫着异香,小林中的祇树遍布桄榔树。这里或许是象征清净和超越的莲华社,即使嗜酒,也容许文人的狂放不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在寺庙中集会的情景,通过佛教意象的运用,如“净土”、“摩尼”、“舍利”等,表达了他们对清净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文化的尊重。诗中“满坐异香分薝卜”和“小林祇树遍桄榔”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寺庙的宁静与庄严。结尾的“人天可是莲华社,嗜酒偏容处士狂”则展现了文人在修行中仍保持个性和自由精神的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佛教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欧大任的其他作品
- 《 金处士姚鸿胪邀同许奉常雨中饮飞霞阁 》 —— [ 明 ] 欧大任
- 《 陈太守于乔草堂一石曰瑶池玉女为咏六韵 》 —— [ 明 ] 欧大任
- 《 淮口大风同吴子化张子豫临眺 》 —— [ 明 ] 欧大任
- 《 王氏园看牡丹同唐民部仁卿作四首 》 —— [ 明 ] 欧大任
- 《 徐氏园留别金陵诸公 》 —— [ 明 ] 欧大任
- 《 得佘合肥书酬寄 》 —— [ 明 ] 欧大任
- 《 过薛城 》 —— [ 明 ] 欧大任
- 《 答朱兵宪秉器潼关见奇 》 —— [ 明 ] 欧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