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少司马曾公子玉七十初度奉寄二首

郢上仙翁鬓未华,帝乡元自有烟霞。 五千言授因关尹,九十书传似伏家。 彭泽尊醪新酿秫,南阳潭水半沾花。 君看瑶草年年长,何但青门老种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郢上:指楚国郢都,这里代指高雅之地。
  • 仙翁:对年长而有德行的人的美称。
  • 鬓未华:指头发尚未花白,形容年纪尚轻。
  • 帝乡:指京城,这里指朝廷。
  • 烟霞:比喻美好的景物或前程。
  • 五千言:指《道德经》,共五千余字。
  • 关尹:指关令尹喜,传说中老子传授《道德经》给他。
  • 九十书传:指《尚书》,共九十余篇。
  • 伏家:指伏生,西汉经学家,传《尚书》。
  • 彭泽:指陶渊明,曾任彭泽令。
  • 尊醪:指美酒。
  • (shú):指高粱,这里指用高粱酿的酒。
  • 南阳:指诸葛亮,曾隐居南阳。
  • 潭水:指隐居地的清幽之水。
  • 沾花:指赏花。
  • 瑶草:指仙草,比喻美好的事物。
  • 青门:指长安城东门,这里指隐居之地。
  • 种瓜:指隐居生活。

翻译

在高雅之地,有位仙翁般的先生,他的头发尚未花白,朝廷中自有美好的前程。他像关尹一样接受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像伏生一样传承了九十篇的《尚书》。他在彭泽酿造新酒,南阳的潭水边半是赏花。你看那仙草年年生长,何止是青门老者种瓜的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年长而有德行的人,通过比喻和典故,展现了他的学识渊博和隐逸生活的美好。诗中运用了多个典故,如关尹、伏生、陶渊明和诸葛亮,来比喻这位先生的学识和品德。同时,通过“瑶草年年长”和“青门老种瓜”的对比,表达了先生不仅过着隐逸生活,更有不断增长的美好品质。整体上,诗歌意境优美,语言典雅,表达了对这位先生的深深敬仰。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