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周使君国雍书却寄

使者巴西雨雪中,犹题尺素付归鸿。 即看草奏明光近,何似驱车峻坂雄。 童子自能迎郭伋,诸生谁不待文翁。 他时若问扁舟客,秋色江头万树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使者:指周使君国雍。
  • 巴西:地名,今四川省境内。
  • 尺素:指书信。
  • 归鸿:归来的大雁,比喻书信传递。
  • 草奏:草拟的奏章。
  • 明光:指明光殿,古代宫殿名,这里代指朝廷。
  • 峻坂:陡峭的山坡,这里比喻艰难的旅途。
  • 郭伋:东汉时期的官员,以清廉著称。
  • 文翁:西汉时期的官员,以教育著称。
  • 扁舟客:指乘小船的旅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 秋色江头万树枫:秋天的江边,万树红枫,形容景色壮丽。

翻译

在巴西的雨雪中,使者仍然题写书信,交付给归来的大雁。看着草拟的奏章接近明光殿,何不像驱车攀登陡峭山坡那样雄壮。孩子们自然能迎接像郭伋那样的清官,诸生们谁不期待像文翁那样的教育家。将来如果有人问起乘小船的旅人,我会告诉他秋天的江边,万树红枫的壮丽景色。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周使君国雍的敬仰和对其书信的珍视。诗中通过“巴西雨雪”、“尺素归鸿”等意象,描绘了使者不畏艰难、忠诚履职的形象。同时,诗人以“草奏明光”、“驱车峻坂”作比,赞美了使者的才华和勇气。后两句通过对郭伋和文翁的提及,表达了对清廉和教育的向往。结尾的“秋色江头万树枫”则以壮丽的自然景色,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