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伯承四首

良会不可常,杂英满瑶席。 四座蔼冠簪,夫君独迁谪。 伊余承末交,绸缪暂昕夕。 未罄欢豫悰,遽惨关山色。 关山去何之,繁忧未能醳。 挥袂自此分,居人转悽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良会:指美好的聚会。
  • 杂英:指各种花朵。
  • 瑶席:指华美的宴席。
  • 四座:指宴席上的四周围。
  • 蔼冠簪:指文雅的士人。
  • 夫君:指李伯承。
  • 迁谪:指被贬谪。
  • 伊余:指我。
  • 承末交:指刚刚结交。
  • 绸缪:指亲密无间。
  • 昕夕:指早晚。
  • 欢豫悰:指欢乐的心情。
  • 遽惨:指突然变得凄凉。
  • 关山色:指关山的风光。
  • 繁忧:指众多的忧愁。
  • :指消除。
  • 挥袂:指挥手告别。
  • 居人:指留下的人。
  • 悽恻:指悲伤。

翻译

美好的聚会不可常有,各种花朵盛开在华美的宴席上。宴席上的四周围都是文雅的士人,只有李伯承被贬谪。我刚刚与他结交,亲密无间,早晚相伴。未能尽情享受欢乐的心情,突然间关山的风光变得凄凉。关山他要去哪里,众多的忧愁未能消除。挥手告别从此分开,留下的人更加悲伤。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李伯承被贬谪的同情和对分别的悲伤。诗中,“良会不可常”和“杂英满瑶席”描绘了宴席的盛况,但“夫君独迁谪”突出了李伯承的不幸。通过对新交朋友的描述,如“伊余承末交”和“绸缪暂昕夕”,诗人表达了对李伯承的亲近和对分别的不舍。最后,“挥袂自此分,居人转悽恻”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分别的悲伤和对李伯承的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