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尚宝使汴洛

兰台近侍旧含香,犹是先朝尚玺郎。 使者鸣驺称入洛,词人抽笔竞游梁。 苑中修竹传新赋,岳顶三花上寿觞。 归日好文逢圣主,誇胡将见猎长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台:古代官署名,这里指沈尚宝所在的官署。
  • 含香:古代官员上朝时口含鸡舌香,以消除口气,这里指沈尚宝的官职。
  • 尚玺郎:掌管皇帝印玺的官员。
  • 鸣驺:指使者出行时随从的骑兵鸣锣开道。
  • 抽笔:指文人挥笔写作。
  • 游梁:指文人游历梁国(今河南一带),这里泛指游历。
  • 新赋:新的诗文作品。
  • 三花:指华山上的三朵花,这里可能指华山的美景。
  • 寿觞:祝寿的酒杯。
  • 誇胡:夸耀胡地(边疆地区)的武艺。
  • 猎长杨:指打猎,长杨是古代一种用于打猎的树枝。

翻译

沈尚宝在兰台近侍的职位上,依然保持着先朝尚玺郎的风范。作为使者,他鸣锣开道,前往洛阳,而文人们则竞相挥笔,游历梁国。他在苑中的修竹旁创作了新的诗文,又在华山顶上举杯祝寿。归来时,正值圣主好文,他夸耀边疆的武艺,仿佛在打猎中见到了长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沈尚宝作为使者出行的盛况,以及他在文学和武艺上的双重才能。诗中通过“兰台近侍”、“尚玺郎”等词语,展现了沈尚宝的官职和地位;而“鸣驺”、“抽笔”、“新赋”等则体现了他的出行和文学创作活动。最后,通过“三花上寿觞”和“誇胡将见猎长杨”的描绘,表达了对沈尚宝归来后受到圣主赏识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开阔,既赞美了沈尚宝的才华和地位,又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