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刘仲贞

山中注易不须删,稷下谁知有鹖冠。 我自最怜嵩少色,白云披褐几回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注易:指研究《易经》。
  • 稷下:古代齐国的学宫,这里泛指学术中心。
  • 鹖冠:古代隐士所戴的帽子,这里指隐士。
  • 嵩少:指嵩山和少室山,位于河南省,这里泛指山色。
  • 披褐:穿着粗布衣服,指隐居生活。

翻译

在山中研究《易经》不需要删减,谁知道在学术中心有隐士的存在。我最喜欢嵩山和少室山的美景,穿着粗布衣服,多次欣赏那白云缭绕的山色。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山中注易”和“白云披褐”的描绘,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诗中“嵩少色”和“鹖冠”等词语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隐逸色彩,使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