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三十年前曾寄学乐昌后以道远之故得公牒移复本邑兹因川行道出前地感而有作二首
弱冠迢迢事采芹,别来三十四经春。
生涯落落徒悲梗,衣袂悠悠未拂尘。
骢马漫寻新路去,江山应讶旧游人。
摩挲往日题铭处,雨洗苔封认不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弱冠:读作“ruò guàn”)
- 采芹:科举时代称考中秀才为“采芹”。
- 经春:经过一年的春天,泛指经过一年。
- 生涯落落:指生活潦倒,不得意。
- 悲梗:指悲叹自己像无根的草梗一样漂泊不定。
- 衣袂:衣袖。(袂:读作“mèi”)
- 骢马:青白色相杂的马,这里指骑着马。(骢:读作“cōng”)
- 摩挲:用手抚摸。
翻译
我在二十岁的时候就远行去求学,到如今分别已经三十四年了。我生活潦倒,徒然悲叹自己如无根的草梗般漂泊不定,衣服的袖子也长久未被拂去灰尘。我骑着马随意寻找新的路途前行,这片江山大概会惊讶我这个旧游人的到来。我抚摸着往日题字铭刻的地方,雨水洗刷后的苔藓覆盖着,已经认不真切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感慨。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外出求学的经历,如今已经过去多年,生活的不如意让他感到漂泊和无奈。诗中的“生涯落落徒悲梗,衣袂悠悠未拂尘”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困境和心境。而“骢马漫寻新路去,江山应讶旧游人”则体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心情的复杂,既有对新旅程的期待,又有对旧地的感慨。最后“摩挲往日题铭处,雨洗苔封认不真”,通过对旧地题字处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自身经历和感受的描述,传达出了一种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
苏葵的其他作品
- 《 小景竹为张邦直司训题 》 —— [ 明 ] 苏葵
- 《 闺情代五首 其四 》 —— [ 明 ] 苏葵
- 《 予从兄铁峰长予二岁服在小功亲如同气己未岁得年五十有二卒于家时予在江西官舍初不知其终也其子兆麟一夕梦之云我有和某人六绝何不写寄佥宪叔看兆麟醒能道之即录遗稿之作并书寄来予读之悲不自已呜呼予在贫宦不拟铁峰之速逝也十年之间未付寸帛以酬情谊窃谓南归有日可以藉旧产具酒食欢笑以终馀年而世路不常其在幽冥之中尚恋恋不忘于予予将何施以塞友爱姑步韵作六绝以寄哀一字一泪铁峰有知亦庶几鉴于斯言也耶 》 —— [ 明 ] 苏葵
- 《 送娄元善正郎还信州 》 —— [ 明 ] 苏葵
- 《 黄钟粤太守受知于总督秦公时用兵田州公以太守董役玺书褒奖秦公并及太守赋此贺之 》 —— [ 明 ] 苏葵
- 《 过康山忠臣庙追吊前烈 》 —— [ 明 ] 苏葵
- 《 弋阳舟中夜坐 》 —— [ 明 ] 苏葵
- 《 佥宪李士修寄诗数十章书二绝报之 》 —— [ 明 ] 苏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