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庾关

· 苏葵
望庾关,庾关近,雄州路接虔州尽。 鹧鸪啼处有人行,梅花晓露沾衣润。 我家远在关之南,曾在梅花度神骏。 少年学弃终军繻,白头未佩苏秦印。 望庾关,关可见,人间谩笑麒麟楦。 病来消尽功名心,老去思酬烟水愿。 左执符,右执券,直与图南分枕簟。 间烧老桂煮青精,莫话关前吃官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庾关(yǔ guān):山名,在今广东南雄县境内,为五岭之一。
  • 虔州:今江西赣州的古称。
  • 鹧鸪(zhè gū):鸟名,叫声凄厉,容易触动游子的羁旅愁绪。
  • 终军繻(zhōng jūn rú):终军,西汉人,字子云。繻,古时出入关卡的凭证。终军主动向朝廷请求出使南越,表示“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这里指远大的抱负。
  • 苏秦印: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曾佩六国相印。这里指功成名就。
  • 麒麟楦(qí lín xuàn):指虚有其表、徒有虚名的人或物。
  • 青精:一种植物,据说食之可以延年益寿。

翻译

远望庾关,庾关离得近,雄州的路连接着虔州直到尽头。鹧鸪啼叫的地方有人在行走,清晨的梅花露水沾湿了衣裳。

我家远在庾关的南边,曾经在梅花树下度过激昂的岁月。年少时学习终军主动请命的精神,想要有所作为,可到了白头都未能像苏秦那样佩上相印,功成名就。

远望庾关,关隘清晰可见,人世间的人却嘲笑那些虚有其表的人。生病之后,我已消磨尽了追求功名的心,年老之时,只想着实现归隐山水的愿望。

左手拿着符节,右手拿着契约,只愿与鲲鹏(这里喻指高远的志向)分道扬镳。偶尔烧些老桂木来煮青精,不要再说在关前吃那官家的饭了。

赏析

这首诗以望庾关为切入点,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前半部分,诗人回忆了自己年轻时的壮志豪情,然而岁月流逝,至今未能实现理想,流露出一种遗憾和无奈。后半部分,诗人因病而看淡功名,渴望归隐山水,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新的感悟和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庾关的描绘和自身经历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的对比手法,如年轻时的抱负与年老时的心境,人间的虚华与自己的追求,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