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石首阻风三日既而风止天霁舟行有作

· 苏葵
黑云翳空羲驭收,南箕簸弄江豚浮。 呼号万籁响如市,惊涛百尺吞江楼。 山倾海侧蛟龙舞,六鳌振动冯夷府。 推撼坤灵玉帝愁,亟召雷霆试新斧。 雷霆隐忍遗妖怪,骤雨终宵益澎湃。 海若躨跜不敢游,鱼鳖生灵立堪待。 我时维舟江岸侧,三老黄头皆怵慄。 安能坐视百怪狂,怒气冲冠发皆立。 匣中拔出千金剑,先斩蛟龙腥血溅。 更操强弩落南箕,次殪玄冥河海晏。 如今镜面湛天光,静洗龙泉依旧藏。 沧波日日送行客,我亦鼓楫浮湖湘。 湖湘水阔多明月,晚弄婵娟倾曲蘖。 凭谁着眼济川人,莫道古今惟传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翳(yì):遮蔽。
  • 羲驭:太阳的代称。
  • 南箕(jī):星名,即箕星,共四星,联接成梯形,形如簸箕。古人认为箕星主风,所以用南箕来指代狂风。
  • 江豚:这里指江中的波浪像江豚在浮动。
  • 冯夷:传说中的黄河之神,即河伯。
  • 坤灵:古人对大地的美称。
  • 亟(jí):急切。
  • 躨跜(kuí ní):盘曲蠕动的样子。
  • 怵慄(chù lì):恐惧。
  • 殪(yì):杀死。
  • 玄冥:传说中的水神。
  • 楫(jí):船桨。
  • 曲蘖(qū niè):酒曲,这里指喝酒。

翻译

黑色的云遮蔽了天空,太阳也被收走了光芒,狂风大作像是南箕星在簸弄,江中的波浪如江豚浮动。 呼呼的风声和各种声响像集市一样喧闹,惊涛高达百尺,似乎要吞没江边的楼阁。 山好像要倾倒,海似乎要侧翻,蛟龙在舞动,六只大龟振动着,连冯夷住的地方也受到影响。 大地摇晃让玉帝发愁,急忙召唤雷霆,想用新的斧头来解决问题。 雷霆隐忍着没有消灭妖怪,整夜的骤雨使波涛更加汹涌澎湃。 海若都因为害怕而不敢游动,鱼鳖这些生灵都处于危险之中。 我当时把船停在江岸旁,三个年老的船夫都感到恐惧战栗。 怎能坐视这些妖怪肆意张狂,我愤怒得怒气冲天,头发都竖了起来。 从剑匣中拔出价值千金的宝剑,先斩杀蛟龙,让它的鲜血四溅。 再用强弩射击南箕星,接着杀死玄冥,使河海恢复平静。 现在江面如镜子般平静,天空湛蓝,明亮的光洒下,我静静地把宝剑洗净后依旧收藏起来。 沧波每天都送着过往的行客,我也划动船桨,向湖湘之地前行。 湖湘水域宽阔,有很多明亮的月亮,晚上在月光下尽情喝酒。 依靠谁来成为拯救天下的人呢,不要说这只是从古至今的传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风涛之险以及诗人与之抗争的情景,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和强烈的情感表达。诗的开头通过对黑云、狂风、惊涛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紧张、恐怖的氛围,展现了大自然的威力。随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决心,要与这些自然灾害进行斗争,体现了他的勇气和担当。诗中运用了许多神话传说中的形象,如冯夷、坤灵、海若、蛟龙、玄冥等,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最后,诗的结尾部分,随着风止天霁,诗人继续前行,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敬畏,又有对人类力量的肯定,是一首富有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